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我市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护墙 用关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大事来抓,通过全方位、多举措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形成关心、关爱下一代的工作合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了坚实的防护墙。


市图书馆开展优阅故事会活动。(资料图片)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今年来,团市委积极开展广东省“两帮两促”行动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帮扶计划,在我市东源、龙川、连平3个县区的200所乡村学校开展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全方面多角度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该系列活动邀请广东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27名资深心理咨询师通过开展督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我市培养一支来自当地、服务当地的心理专业人才队伍,目前我市已有112名老师纳入队伍培养。活动中,心理咨询师针对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监护人、乡村教师等不同群体,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理健康筛查测评、个案跟踪办理、结对陪伴帮扶、心理健康阵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切切实实将心理健康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农村青少年身边,全方位促进乡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

项目自5月份启动以来,针对200所乡村学校心理老师、社工、志愿者等开展线上培训2场次,逐步提升乡村基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测评,覆盖学生近5万名,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隐患进行筛查,为后续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22场次,帮助他们查找各种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及时疏导,提高自我心理调节和情绪自控能力;在47所立项学校组织新生开展书信结对帮扶,共2560名学生参与,已有1256名学生已匹配志愿者开启通信之旅。

为留守儿童圆文化艺术梦

2013年起,市文化馆启动了“关爱边远山区留守儿童免费艺术培训工程”,每年选定一所村级小学对留守儿童开展文化艺术帮扶。2021年选定在和平县优胜镇中心小学开展帮扶活动,文化志愿者每周五为留守儿童提供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义教,并为该校捐建了舞蹈室和捐赠了一批练功、学习用品。目前已组织5批次文化志愿者前往帮扶,惠及留守儿童200名。

市博物馆依托文博资源,开展了“探索工坊”公益教育项目进校园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手工课堂等方式,寓教于乐地弘扬河源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和恐龙文化。至目前止,共举办了10场博物手工活动、4场探索工坊入校园活动等文博活动,覆盖青少年3800人次,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学习历史文化、科普知识的“第二课堂”。

市图书馆以馆校共建形式,把知识讲座、学习资源等送进校园,开展阅读推广进校园活动16场,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达1万人。为关怀听障和自闭症儿童,开展了“文化助残·放飞梦想”“河你相约·源助星儿”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17场,惠及未成年人283人次。面向未成年人开展了“我最喜爱的童书”等系列线上线下活动692场,参与活动的未成年读者14万人次。

健全“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今年来,我市按照《河源市202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点》要求,统筹安排、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加强督查,建立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建立文明校园先进学校重点帮带机制,深化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市妇联结合“忠诚立家风、家和万事兴、立德育新人、书香飘万家、绿色进我家”5大行动,开展了少年儿童心向党百年党史知识巡展、“唱支新歌给党听”儿童歌曲大赛、亲子诵读比赛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家庭实践活动133场次,吸引10多万学生和家长参与。

近年来,我市全方位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造了多个独具河源特色的关爱未成年人工作品牌,着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儿童、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力添光。

本报记者 郑婷影






上一篇:创建“无小耳朵社区” 共同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