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阅读新闻

75岁老人丧偶悲伤 亡妻去世49日后跳楼自杀(图)

本报记者 董加固 田米 文/图

本报讯 回想起与老伴生前快乐幸福的时光,75岁的吴阿伯常感孤独悲伤,在亡妻去世49天(闽南风俗“七七”)的日子,他留下遗书,从9楼跳下,追随亡妻而去。

昨晨7时许,这悲情的一幕发生在泉州市区丰泽一小区。晨练的居民发现吴阿伯倒在地上身亡,随后报警。丰泽警方初步认定死者为自杀。

吴阿伯从9楼水塔边跳下坠地(画圈处)

衣着整齐9楼跳下

吴阿伯是泉州文化部门退休干部,有3个儿子。他生前住在一栋9层高住宅的5楼,有个儿子住在7楼。最早发现吴阿伯出事的,是晨练归来的邻居吴先生。

吴先生说,昨晨7时许他晨练回来时,见楼下过道仰躺着一名阿伯,眼睛紧闭像在睡觉,衣着光鲜整齐,脚穿皮鞋,戴一双手套,两手向后,浑身不见有明显血迹,只有两手腕处流血但不多。他当时以为是阿伯晨练摔伤昏厥过去或者血压高,不知阿伯是生是死,忙报警,并拨打120。医生赶到后确认阿伯已经身亡,8点多,住在7楼的儿子吴某闻讯下楼,才知父亲已逝。

留遗书随亡妻而去

丰泽派出所民警随后在吴阿伯房间里找到一份遗书,遗书大致写了三块内容:一是妻子仙逝快2个月,想起以前夫妻之间的恩爱日子,心中感觉失落孤单,决定跳楼自杀追随亡妻,跳楼地址选在楼顶一水塔边上;二是交代钱、存折所放之处;三是一些亲人逝世的纪念日。

吴阿伯走了,邻居们说很是可惜。一名邻居说,吴阿伯面容光鲜,再活10年不成问题,而且又有一笔不菲的退休金,3个儿子也很孝顺,儿孙满堂,看上去很幸福。

还有邻居回忆说,吴阿伯退休后,很少跟小区的老年人接触,不喜欢玩纸牌(老人牌)、麻将之类的活动,但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载着妻子出去,或与妻子牵着一只狗在小区散心,两人有说有笑,很是恩爱,见到邻居也会含笑打招呼。妻子过世后,邻居们就很少看见吴某出门,人也比以前消瘦多了。

昨天刚好是他妻子过世49天,大家猜测吴阿伯可能是心中悲痛、失落,度不过丧偶这道“坎”。

丧偶老人

心理问题突出

厦门大学社会系教授朱冬亮分析认为,吴阿伯把妻子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妻子突然离世,他的精神支柱一下子没了,导致心情悲痛如刀割,焦虑不安、疲惫、忧郁。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几十年恩恩爱爱,已心心相印。他对老伴有很强的依赖性。

还有,夫妻长年相处感情很好,心理活动处于平衡状态,一方突然离世,活者失去心理支撑和依托,导致退缩、忧愁等心理不平衡表现。朱教授说,虽然老人儿孙满堂,但老人可能考虑到孩子各有各的家,心理自闭,不愿意经常到儿女、亲朋家,更不想参加其他社交活动,经常面对老伴遗像、遗物,触景生情。

朱教授表示,丧偶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突出。现在的人生存压力大,子女大多工作较忙,不能常伴老人。但作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及时给予老人心理、生理上的关心,转移老人的注意力,并及时让老人接受丧偶的现实。作为老人本身,也应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融入周边老年人的生活,转移注意力,让自己“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社会也应多关注“空巢老人”,社区、老龄委等要多安排老年人活动节目,及早对丧偶老人进行心理干预。

□编后

为人子女

请给老人心灵鸡汤

相依为命大半生的老伴突然离去,悲痛、失落、孤独等将一并袭向独活于世的另一半,是逼向老人的“勾魂使者”。

专家的这一说法,无疑给人们敲响警钟:老年丧偶,儿女子孙们该如何帮老人度过这一道坎?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成了一个时代的强音,一个时代的印记。的确,现如今,人们是如此前所未有地为生计而竭力奔波。于是,对老人,大部分人只知道悉心照顾老人的吃住穿,而对于老人特别是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却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暇顾及。






上一篇:病人坐救护车到银行解除挂失引发质疑
下一篇:女高中生受辱后称处对象 嫌犯留下联系方式被抓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