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人所画船塘全景图至今保存完好
核心提示: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槎城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20多年来从未放弃过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对家乡迤俪风光的赞美与宣传。问其原因,老人说,人应该尽力为自己居住的城市做些事情,而且应该为此而骄傲。他就是广东省老龄书画会会员、市老年书画家协会理事林研群。
日前,记者来到林研群老人家时,欣赏到了映入眼帘的是他家中摆放着多年来精心创作的各类书画作品。,桌案上是老人刚用过的毛笔、墨盒、宣纸,看上去,七七八八的小东西让人眼花缭乱。记者发现,简陋的小屋里,林老的每一幅画及画中的每一个字,都与家乡的山山水水有关,洋溢着家乡浓浓的乡土的气息。
为家乡的变化而画
说起林研群老人,他今年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了。他一生中,从事教育工作39年。退休后,他潜心绘画。如今时今,他已经创作了100多幅精美的书画作品。
记者在客厅看到了他描绘和平家乡风貌的画作,如今几张画作,正在现在在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几十幅描绘和平家乡风貌的画作。在林研群老人心目中,家乡永远是最美的、最好的图画,家乡的一点点变化都让他应该让人感到兴奋与自豪。“因为现在家乡的变化很大,老的建筑物,你不把它画下来,留下一点点东西,就没有一个对比,使后人就看不到以前是怎么那么落样后的。”林研群老人说。林老说,把这些作品留下来给后人,他们看到这些作品,就知道以前的情况是怎么的,前后一对此比,就知道解放以后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变化。
早在1979年,老人还在船塘中学教书时就画过一幅船塘全景图,如今仍在船塘中学保存着。林老在船塘整整生活了50年,对船塘很有感情,把它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记者在林老精心保存的草稿图中看到,从船塘新寨河开始,一直到船塘两耳坳,方圆两三公里的地方全部画入了2米多长的水彩画卷里,上面的标志性建筑就是船塘的烈士陵园,当时船塘最高的楼层才仅仅5层。
作画是一种享受
如今退休后沉浸静在书法创作中的林研群,体会到了书法创作给他带来的无穷的乐趣。在谈话间,他已完成了一件作品,并题诗“已丑复已丑陋,人间历沧桑,神州多俊杰,擎起世脊梁”。他说,他从不把画画当作一种负担,当完成一件作品时,他心里很舒服。
林老目前正寓居槎城,正在为鳄湖构思作画。,“用怎样的主题去表现,如何使更多的人喜欢它她他……”这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最近,他为鳄湖盛开的莲荷花所陶醉,画了大量荷花荷叶。他说,岁月不饶人,人年纪大了,有些吃不消了,以前静静站立画三个多小时,一点事儿都没有,可是现在作画一个多小时就要活动一下。但他每天仍然坚持作画十多幅。
要为城市作点贡献
在寓居槎城的这些年,他先后画了文化广场、体育馆、河源火车站等近十个地方的景点。记者看到,新丰江黄金水道两旁的景点是他画得最多的地方。亚洲第一高喷、龙津海鲜舫、新丰江水电站、珠河桥等等,都纳入了他的画作之中。新丰江水电站,是他画这些景点中,花的时间最长、也最费力的一次。林老说,新丰江水电站多数是由点画组成,要花费很长时间。
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槎城的变化,槎城在他的画笔下,也焕发出新的光彩。林研群老人表示,他创作的原动力不仅仅是对绘画的喜爱,更源自他对槎城的热爱。问其原因,老人说,很简单,人应该尽力为自己居住的城市做些事情,而且应该为此而骄傲。
如今老人仍还积极参加各种协会活动,不忘创作学习,还把自己部分作品编成《毫端点滴》书法集供后人欣赏。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老人创作了一幅《中华万年青》的画,还题了词写了一首建国六十周年的书法作品:红旗五星放光芒,伟大祖国繁荣兴旺,各族人民团结紧,庆祝华诞豪情昂扬,祝祖国青春永驻万寿无疆。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中山大学帮东源县创建防盲医疗队
下一篇:东源县警方近日破获母子贩毒案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