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图片新闻 > 阅读新闻

我市大学生求职心态已相当务实 就是不拿工资也可以

      近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009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2000多学生在39家招聘单位提供的475个岗位中寻求就业机会。记者了解到,我市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已相当务实,薪酬预期也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了“零工资”的求职现象。

我市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已相当务实。

          求职者:“零工资”是底线

      “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积极应聘,主动就业”——校方挂在招聘会现场的大条幅很醒目地提醒了大学生们今年就业形势的严峻。记者看到,手拿简历的求职者挤满了一个个招聘台,本地企业中,电子类、工科类和保险类的企业较受毕业生们欢迎。
       “今年的工作很难找,原本毕业生就多,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不少企业都在缩减人员。”2009届毕业生杨明说到找工作多少显得有点无奈,他刚从围得水泄不通的劲达集团的招聘位前挤出来。他说,招聘人员和他仅就职位进行了简单交流,双方都没有提到过待遇问题。杨明表示,应聘时压根没想跟对方谈待遇,而且他的心理底线是“零工资”,就是“不拿工资也可以,先去实习,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
      机电工程系的李鑫告诉记者,他学的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应聘的职位却是机电维修类。“现场提供的岗位中,只有机电维修是我们学过的技术。”即使与所学专业并没多大关联,但这个“唯一”职位,让李鑫觉得“先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
      据了解,在现场求职的大学生普遍都有“先择业后就业”的观念,而且薪酬预期也一降再降。比如,杨明说,即使工作稳定后,他要求的薪酬也是1500元左右,李鑫则表示“如果包食宿,1200元就可以了。”

招聘方:操作能力未达预期

      虽然大学生们的求职心态已相当务实,但是现场不少招聘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们在求职时仍然有“心高手低”的毛病,有的甚至直言,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远没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
      河源华丰塑胶有限公司首次到河职院来招聘,该公司的招聘人员侯长青告诉记者,公司希望招到一些高素质人才作为后备力量,但大部分求职者却“心气太高”,一些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和他们的期望值相差较大。“大学生们的基础好,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即使有操作能力不强的软肋,只要愿意从基层干起,提高动手能力,公司就很愿意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所以,关键是端正就业的心态。”

校方:求职需更务实

     “往年到校园来参加毕业生招聘会的企业有60多家,今年不足40家,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河职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柳晓夫告诉记者,学校会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网、校园网都是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的平台。
     柳晓夫认为,随着就业门槛的提高,毕业生们应该调低就业期望值,要有更务实和积极的求职心态。据悉,该院每个专业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还多次举办相关讲座以及邀请企业、优秀校友为毕业生求职进行心理辅导。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上一篇:大货车撞上保安亭
下一篇: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闭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