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阅读新闻

我国完成全民族肤纹调查 发现各民族共同特征

   核心提示

  从每个人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皮肤纹理中,专家发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家人”的有力证据。

    这项历时30年、国内上百家研究单位、千余名研究者共同参与的肤纹研究,彻底摸清了我国56个民族的肤纹“家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完成全民族肤纹调查研究的国家。

宋嵩制图

    肤纹蕴藏着古老民族的遗传标志

    不同人种、民族间肤纹参数各不相同

    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每个人的肤纹与生俱来、终生不变。

    科学研究发现,这些嵴线花纹的不同形态中,还蕴藏了古老民族的标志和印记。

    在不同的民族群体间,人们的手指、手掌和脚掌上的嵴线花纹存在很大差异,但同一民族群体的嵴线花纹却相对稳定。

    科学研究表明,不同人种和民族间的肤纹参数各不相同。例如,白色人种(高加索人种)的斗形指纹频率仅为黄色人种(蒙古人种)的1/2强,但手掌上的小鱼际纹是黄色人种的2.5倍,第Ⅲ指间纹的频率是黄色人种的3倍。而黄色人种的第Ⅲ指间纹是非洲人种(阿非利加人种)的25倍,第Ⅱ指间纹是非洲人种的 1/10。

    肤纹学研究否定了西藏和台湾的“南来说”

    以北纬33度为界,汉族分为南方群和北方群

    肤纹可以作为甄别、寻根和溯源的遗传标记物,科学家通过肤纹研究,可追踪民族的起源及其迁徙路线。

    1979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皮肤纹理学研究协作组。30年来,在中国肤纹学研究协作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肤纹学专家张海国等一批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共采集和整理了我国56个民族的150多个模式样本、含6.8万多人的数百万肤纹数据。

    科研人员应用肤纹聚类分析统计法,发现我国的56个民族聚类成为南方和北方两大民族群,并找到了民族肤纹的标志性群体,确定了中国全民族肤纹的基本分布格局。

    研究人员发现,以北纬33度为界,我国汉族可分为南方群和北方群,南方群主要为长江畔或长江以南各群体,各群体间的差异小且较均质;北方群相互间的差异较大,并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群体归于南方大群,张海国分析认为,这可能是首都人口迁入和迁出特别多的缘故。

    在样本分析中,研究人员还发现,华夏民族的古老遗传密码在现代人的肤纹上依然有着鲜明的印记。

    通过分析和比对研究显示,汉族的肤纹特征表现出很强的民族杂合性,是华夏民族集合的后代。

    换句话说,数千年来,汉族是在与各少数民族的融合中繁衍生息的,而少数民族也是在繁衍中与汉族进一步融合和发展的。

    由此证明,中华民族既是多元的、又是一体的。

    “此项研究还清晰地表明,藏族的族源与古羌族等民族有关,其肤纹表现出鲜明的中华北方群特征。由此证实,藏族源于我国北方民族,而绝非所谓的从印度来的 ‘南来之民族’。”张海国说:“此外,台湾高山族的两个样本分别是人数最多的阿美人样本和数量很少的噶玛兰人样本。经过聚类分析,台湾少数民族样本都聚类在北方群内,与早些年所谓的台湾少数民族源于南洋的结论也不相同。”

(责任编辑: 俞玮 )





上一篇: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命名禁用医疗术语和表达疗效的词语
下一篇:“极虎”病毒大闹虎年春节 危害超熊猫烧香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