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阅读新闻

用工业盐与色素所造“酱料”被查

  记者龙玉琴 通讯员黄海锋 钟国华 广州天河区车陂北路一地下作坊,用工业盐、色素等原料,大量生产假冒的“家乐”牌浓缩鸡汁、“阳江”姜豉、“美极”鲜味汁等知名调味料。近日,三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批捕。

  经审查,从2010年10月起,广东阳江籍男子刘某(已另案处理)先后租用天河区车陂北路一厂房作为地下作坊,在沐陂村琴皇工业区租用一地下室厂房作仓库,雇请七八名老乡,大肆生产假冒名牌注册商标的调味品。

  2011年3月15日,在广州市质监局天河分局、天河区公安分局联合对刘某的厂房及仓库突击检查,该地下作坊卫生环境极为恶劣,现场查获大批假冒的“家乐”浓缩鸡汁、辣鲜露,“美极”鲜味汁、“阳江”姜豉、“龟甲万”酱油及“小东字”酱油等调味品。当场抓获三名犯罪嫌疑人,同时缴获大量工业盐、色素等造假原料及多种假冒注册商标的标识。涉案的造假商品货值超过50万元。

  据嫌疑人供述,所谓的“加工生产”,就是按照贴在墙上的一张“配方”上写的原料、种类及数量,全部倒入一口大锅中熬制,冷却后再交由其他人灌瓶、贴牌、装箱。造假主要用到的材料为工业盐、色素及安蜜糖等。所谓的“酱油”则是用一种浓缩液兑自来水,一起煮沸后放凉即灌瓶包装。该工厂一般每天制作一锅调味汁,包装成55箱成品。

  公安机关侦破该案后,天河区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依法批捕了三名犯罪嫌疑人。检察院表示,食品安全关系民生,对于侵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一经查证属实,将依法予以惩处打击。

  “名牌酱料”这样造

  工业盐、色素及安蜜糖倒入一口大锅中熬制,冷却后再交由其他人灌瓶、贴牌、装箱

  “酱油”则是用一种浓缩液兑自来水,一起煮沸后放凉即灌瓶包装






上一篇:老人吃到胶皮制成鸭蛋黄被堵住食道
下一篇:肯德基桶纸容器被指增白剂超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