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阅读新闻

老矿工义务劳动修成700台阶

雨后来修整山路的王振明老人在山顶远眺休息。
雨后来修整山路的王振明老人在山顶远眺休息。
老人带着工具,拄着拐棍,沿着他亲手铺出的石阶巡视。
老人带着工具,拄着拐棍,沿着他亲手铺出的石阶巡视。
这块石头有些挡路,刨掉它。
这块石头有些挡路,刨掉它。
这块石头十分平整,用上它。
这块石头十分平整,用上它。
这些年把台阶垒成,全靠它。
这些年把台阶垒成,全靠它。

  昨天中午,京西门头沟大台地区的南山飘着绵绵细雨。70多岁的王振明老人趁着雨停的间歇,又拿着工具上山了。7年来,脚下的这条山路他已经走了不下千遍。在这位老矿工的义务劳作下,700多级台阶从无到有,南山崎岖的小径成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路。

  大台是产矿区,每天有很多居住在北岭的矿工需要翻过南山到达矿区,还有很多附近居民上山休闲锻炼。多年前,上山的路没有台阶,每逢雨雪天气就变得泥泞不堪,常有行人滑倒受伤。

  王振明与这座山结缘已有50余年。1959年,他转业到门头沟大台煤矿,当过矿上的班长、通风段队长,后来退休赋闲,一直住在南山脚下。2005年,年过古稀的王振明看到南山的路越来越不好走,就自己掏钱购买了工具,开始上山修路。

  从此,无论春夏秋冬,上山的人总能看到这位老人辛勤劳动的身影。没有铺路的料,他就到附近捡石头,大石块搬不动,就慢慢挪过来。修路的工具用坏了,他就打电话告诉女儿,让她周末来的时候买上带来。他指着镰刀、斧头和铁镐说,这是他上山必备的“三件套”。几年下来,光这三样工具就用坏了20多件。挥动镰刀割杂草、抡起斧头砍树杈、拿起铁镐刨沙土、赤着双手码石头,老人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就像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遇到下雨,他会在雨停后及时填补石阶上被雨水冲空的缝隙,以保持山路的平整。

  如今,上夜班的矿工不再担心天黑路滑了,因为路好走而上山遛弯的人们也更多了。王振明老人还特意在山顶和山腰各修了一个近十平方米的平台,“好让爬山的人能休息一下”。平时干完活坐在路旁休息,看到路人经过,老人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面对别人的感谢和称赞,他总是谦虚地说:“没啥,大家上山都方便,这点事算不上什么。人家愚公能移山,咱还差得远呢!”




上一篇:男子当街练“吊阴功”
下一篇:华北过度采水导致地面下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