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影坛中坚"入伙报告 三位导演提点支招
郭富城
总是说香港影坛“青黄不接”,提到“中坚实力派”男星,来来去去便是刘青云、梁家辉、任达华……其实在这个年龄段,有一位演员六年来一直在磨练演技,努力加入“影坛中坚”的阵营。台湾电影金马奖给过他两个影帝,可香港电影金像奖却未待见过他;他抹掉偶像的迷人外形,演出各种邋遢癫狂的角色,下足了工夫,却从未进入“票房福星”的行列,总给人欠些火候的感觉。他,便是郭富城。
在4月和5月,郭富城带来了《B+侦探》和《最爱》两部电影。在前者中他饰演了有着些许神经质的泰国华侨小侦探,耍着小聪明、誓要查出杀死双亲凶手;在后者中他成了一脸土相的乡村青年,拽着裤脚、扯着嗓子高唱着方言民谣。可喜的是,这两部电影中,郭富城的表演让不少人交口称赞。《B+侦探》的导演彭顺向南都记者说道“经过了《B+侦探》和《最爱》两部不一样的电影,我相信会把郭富城的事业推到另一个高峰!”
从2005年的《三岔口》到刚上映的《最爱》,郭富城多次提交“影坛中坚入伙申请书”,本次的“申请”是否成功,还得让广大观众——此时翻看着本报的你——说了算。本周的《声色周刊》对他的战绩来个小小的回顾,让数位对他的电影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导演及一些业内观察者给他的“入伙申请”提点小意见,并让郭富城亲自推荐推荐自己。
文艺味角色拿捏得准 尚缺一部票房力作
郭富城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打拼,他早已不只是唱《对你爱不完》的天王歌手,更是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金马影帝”。但老天却不够“慷慨”,郭富城在前往电影中坚实力派的路上始终少了些什么。北京新影联院线的负责人高军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郭富城相当有知名度,但始终欠缺票房上能够证明自己号召力的作品。”
中小投资电影拿奖高手,但却突破得稍显过头
郭富城牺牲“色相”,挑战自我的努力始于2005年陈木胜导演的《三岔口》。他剃了寸头,一脸胡碴,引来一片注目,但更令人惊讶的是郭富城的表演。在《三岔口》中,郭富城饰演一个有点神经质、性格执着的探员,最终拿下当年的金马影帝。之后他更凭借谭家明导演的《父子》连庄金马。在后来的《杀人犯》中,他成了其中的唯一亮点,甚至有影评惋惜新导演周显扬在场面的调度上欠缺经验,让郭富城的表演显得孤立无援。“过了头可能会有反效果。”高军对南都记者说,“你很多时候会忘记郭富城本身。”高军认为,郭富城勇于尝新的勇气值得褒奖,但这样可能会导致他自己的形象认知度被减弱“这其实是存在矛盾的,电影角色和演员本身最好有个平衡,过于突出哪方面都不好。”
也一度向商业大片发力,但苦于没压中宝
《三岔口》之后,郭富城虽没有再出演像《小亲亲》、《浪漫樱花》等轻巧的都市爱情题材电影,但他还是试图往商业电影发力。像《风云2》、《全城戒备》等电影,都是商业片的范畴。可惜的是,这几部电影均没有在票房上取得特别亮眼的成绩,更因为电影质量问题,让郭富城的个人品牌受到一定的影响。
导演彭顺、陈木胜以及影评人张小北都向南都记者表示,一部电影的票房成败实在不适合与演员画上等号,“演员太被动了,电影的成功与否需要很多因素的配合”,张小北说。但他们也承认商业电影的票房大卖对于明星的重要性。郭富城之后接了《大闹天宫》,也表明了他想再往商业片靠拢的想法。至于郭富城的票房号召力,张小北认为还需要更长久的考量。“现在华语电影的重心就是内地,而真正有着票房号召力的演员非常少,郭富城当然有机会,但从大环境来看还需要更多的考验。毕竟葛优、甄子丹等人不是一天炼成的。”
战绩小结
A 剃头蓄须,不做偶像《三岔口》2005年4月
●角色形象:性格执着、有些神经质的探员。郭富城难得剃了头发,蓄了胡须,是摆脱偶像派包袱的开始。
●票房:内地1600万人民币,香港270万港币
●口碑:郭富城拿下第42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并获得金像奖提名。郭富城被认为是电影的最大亮点。
他在影片中又有动作戏又有苦情戏,在感情戏上的表现非常到位,沧桑感也很强,让人觉得有点脱胎换骨。
B 懦弱粗暴,满嘴脏话《父子》2006年11月
●角色形象:脾气暴躁、性格懦弱、衣着邋遢、动作粗鲁、满嘴脏话的厨师父亲。
●票房:内地145万人民币,香港625万港币
●口碑:蝉联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并获得金像奖提名。电影是谭家明暌违多年之作,郭富城在电影中更上一层楼。特别是挑战情欲纠葛、人性转换的内心戏,被业界称道。
C 直觉先行,神经兮兮2007年9月《C+侦探》
●角色形象:自幼双亲神秘失踪的私家侦探。因办案靠直觉,所以闹出不少笑话。
●票房:内地850万人民币,香港540万港币
●口碑:郭富城把泰国华侨这个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还获得了当年金马、金像奖的双提名。由于情节“涉鬼”,因此引进版有所处理,内地版会显得郭富城在表演上过于神经质。
D 富家公子,清装上阵2009年8月《白银帝国》
●角色形象:饰演金铺三公子,有着理想化的思想,和父辈腐朽观念形成强大冲击。
●票房:内地2230万人民币
●口碑:这是郭富城近几年主演的电影中,实际效果和宣传之间差距最大的电影。电影虽耗资千万美元,还动用到古董,但电影本身的剧本并不尽如人意。不过这是郭富城难见的清装电影。
E 彻底癫狂,却显荒唐《杀人犯》2009年11月
●角色形象:在饰演了多个偏向神经质的警探类人物后,郭富城终于在《杀人犯》中“发疯”。
●票房:内地未知,香港1166万港币
●口碑:由于新导演周显扬的驾驭问题,到了后半段,场面上没有配合,郭富城的表演显得孤立无援,让其表现上呈现出荒唐的感觉。内地虽改名为《罪与罚》上映,但因删减问题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
F 桀骜不驯,外冷内热《风云2》2009年12月
●角色形象:外冷内热和桀骜不驯的步惊云。
●票房:内地5900万人民币,香港1540万港币
●口碑:暌违多年后步惊云和聂风的再次合体。这部相当有情怀的电影,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虽然特效上有所加强,但剧本用力不足,浪费了整个阵容和风云这块牌子,也让风云系列电影没有了续集的影子。
G 变种小丑,发胀扮丑《全城戒备》2010年8月
●角色形象:因吸入生化气体而成为“变种人”的马戏团小丑。郭富城在里面有着发胀的扮丑造型。
●票房:内地8800万人民币,香港309万港币
●口碑:电影宣传时认为有着科幻、变异、动作、功夫、爱情等多个看点,但一些犀利的影评则认为“没有一个点可以看”。不过郭富城的拼劲也为大家所认可,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说起郭富城就会联想到这部电影中的“胖子”形象。
H 少了神经质,多了小聪明《B+侦探》2011年4月
●角色形象:该片是《C +侦探》的续集,相较于前一集,这一次的陈探少了很多神经质,多了几份小聪明,形象更加立体。
●票房:内地2180万人民币(截至5月8日)
●口碑:经过近三年的打磨,郭富城的演技明显有长进,同一个角色的诠释上有了更人性化的处理。同时人物加入的小聪明桥段也让大家看到了郭富城在幽默上的潜质。
I 颓废清瘦,乡土味浓《最爱》2011年5月
●角色形象:郭富城扮演的得意是乡下一农民。一身颓废,面色清瘦;一身灰土,相当朴素。更令人意外的是,郭富城通过努力,在电影中操地道的陕北口音。
●票房:有消息称,该片在内地的首日票房达800万
●口碑:这应该是郭富城从影生涯的最大突破,并且给了观众很大的惊喜。在首映之后,包括冯小刚、吴宇森等导演都给予郭富城很大肯定,认为郭富城一个香港演员扮演起内地农民是相当自然,表演收放自如,可圈可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