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白华》上影节首亮相 窦骁王宝强要争影帝
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展映单元暨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昨日在上海影城盛大开幕。作为开幕影片,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州市委宣传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常州广播电视台和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拍摄的电影《秋之白华》,《秋之白华》导演霍建起带着两位配角郭家铭、米紫安助阵,瞿秋白和杨之华的饰演者窦骁和董洁未能到场。此外,悬疑惊悚片《夺命心跳》昨日下午也接受了媒体评审团的“审查”。
《秋之白华》揭幕传媒大奖
想告诉大家瞿秋白是谁
电影《秋之白华》为传媒大奖开幕影片,导演霍建起,演员郭家铭、米紫安也前来助阵,他们表示,能够入围传媒大奖感到很高兴。对于选择把瞿秋白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导演霍建起直言:“我们也有压力,但瞿秋白的后人现在都90多岁了,如果我们不做,没有人能为他们做这些。”《秋之白华》映完之后,和另一部《夺命心跳》频惹笑场不同,其唯美风格得到观众的称赞,观众尤其感动于片中瞿秋白和杨之华对爱情和理想的追求。《秋之白华》讲述了著名革命者瞿秋白光辉而短暂的传奇人生,故事的核心重头戏则是瞿秋白与杨之华铭心刻骨的爱情故事。“瞿秋白特别了不起,值得写一笔。他的爱情独特,容易让人记住”,霍建起谈把瞿秋白搬上大银幕时如是说,“今天的生活这么好,发展这么快,要让大家知道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是什么样。不久前我在央视做节目拿瞿秋白的照片给小孩看,他们不知道这是谁!所以我有必要让他们看看,告诉他们瞿秋白是谁。”据了解,《秋之白华》将于29日正式上映。
革命者衣着时髦
观众有困惑
影片《秋之白华》在拍摄时并没有以常规主旋律的议题去刻画革命者的光辉事迹,而是以唯美影像加上绵密的爱情,娓娓道来瞿秋白与杨之华的感情生活,从而带出他们的革命情操和光辉精神。小中见大,这也是霍建起最擅长的路数。片中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浓烈且隐忍,而与杨之华前夫沈剑龙之间的“三角关系”前卫且洒脱,秋白和之华在桥上互诉情怀的场景,含蓄深情,深沉动人,是影片最为动人的一幕。董洁沉静婉约的气质获得了观众称赞:“感觉她当了妈妈更美了!”不过,《秋之白华》的部分场景也引起了争议,比如杨之华超高的高跟鞋,还有瞿秋白更换频繁的笔挺的西装和大衣,同时,他们总是一边跳舞一边吃西餐一边聊着革命,谈着怎么解放女工,祝贺着入党,这让观众感到困惑,“革命者怎么这么时髦呢?”但据介绍,这其实是符合史实的,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知识分子革命者,某些时候的生活状态的确如此。
传媒大奖参赛影片质量高
窦骁王宝强争影帝
今年共有100余部国产影片报名参加传媒大奖,再次刷新了举办以来的影片报名纪录,最终共有9部影片确定入围,包括《秋之白华》(窦骁主演)、《钢的琴》、《消失的村庄》、《无底洞》、《Hello!树先生》(王宝强主演)、《百年情书》、《夺命心跳》、《重来》和《郎在对门唱山歌》,这9部新片风格各异,整体水平很高。而窦骁、王宝强共争影帝,令人期待。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多年来一直坚持将评选权赋予记者,由本报在内的全国近60家主流媒体,共同组成了特别评委团,特别评委团成员对各单项奖提名进行最终投票,产生获奖者。
常州打造“名人影视系列”
拉近革命者与青年心灵距离
除此以外,霍建起导演还特别感谢了瞿秋白的家乡常州。从《秋之白华》拍摄开始,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缨,作为影片的总策划,就对影片倾注了大量心血。徐缨部长对记者介绍,电影《秋之白华》是常州历史上第一部本土原创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十多年前,常州就曾经制作过有关瞿秋白的广播剧《永远的青年》,当年便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这一切,促成了把瞿秋白搬上大银幕的想法。从《邓稼先》到《秋之白华》,加上已经播出的纪录片《刘海粟》和《盛宣怀》,以及正在制作中的纪录片《华罗庚》,加之今年立项的纪录片《辛亥革命中的常州人》、《毗陵唐氏》和广播剧《君子史良》,这些作品和《秋之白华》一起,共同构成常州的“名人影视系列”。徐缨部长盼望着6月上映的《秋之白华》,能够拉近革命者与当代青年心灵的距离,告诉他们关于信仰的力量和崇高的感召,她相信瞿秋白的故事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动。
在采访的最后,徐缨部长还特别提到了江苏省委宣传部对影片的高度重视和鼎力关怀,尤其是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对电影《秋之白华》的关心与厚爱,他不仅亲自对影片提出制作要求,还要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和南京电影制片厂,参与出品、发行这部影片,共同打造“江苏智造”的新高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