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品“有标不依”
适逢国庆长假消费旺季,又正值换装季节,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儿童用品存在“有标不依”现象,且一些不达标产品“搭”上促销快车清库;而不达标产品“重灾区”的中低档市场恰恰是监管“真空”。产品质量“硬伤”累累,儿童安全系在哪里?
甲醛超标严重 不达标产品“搭乘”促销车
节庆期间,商家趁机打响“折扣战”,儿童用品市场也不例外。记者走访发现,一些超市、婴童用品专卖店都打出“清仓处理”“一件六折、两件五折”等促销广告,吸引不少家长围着堆满产品的“花车”挑选。
热闹之中藏有隐忧。根据今年8月1日实施的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所有3岁以内婴幼儿服装必须满足最高安全级别A类,且须在标签上标明。
然而记者在一些卖场发现,标注旧国标甚至无任何标识的“三无”婴幼儿服装触目可及:婴幼儿服装吊牌上标有“GB18401-2010”的不干胶条,撕开里面却是“GB18401-2003”;吊牌上的原“B类”标识被写有“A类”的贴纸覆盖;在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海淀区第五大道的婴童装区,服饰上标准、成分等信息全无,销售人员称“只分大小号,不分AB类。”而B类服装的甲醛含量限值是A类的3倍多。
让人担忧的并不只有儿童服装,也并非只是标识不全,儿童用品质量的“硬伤”带给孩子的威胁更大。国家质检总局最新的一份抽检报告显示,13%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16%的童鞋、近20%的童车以及7%的儿童玩具均不合格。有些童车、玩具有锐利尖端或危险夹缝;个别批次童鞋甲醛超标四五倍。
“不是看不见的致癌物超标,就是易伤人的设计缺陷明显。”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王宝军说,甲醛严重超标不能一次洗掉,它会持续地游离出来,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娇嫩,长期穿着甲醛超标的衣服致癌危险更大。
上一篇:天龙座流星雨今晚上演
下一篇:国庆长假我国794人死于车祸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