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河段发现20余吨千年水浸木 具有一定科研价值
日前,记者在市区看到从东源县义合镇运过来的一根巨型水浸木,这根水浸木色泽乌黑,直径约1.5 米,表面明显碳化,木质坚硬沉重。
水浸木是义合镇一采砂场在东江河道挖沙时发现的。当时,挖掘机器探到河床底部有坚硬物体,发现了这根沉埋千年的水浸木。工人动用机器耗时两个多小时才将其挖出。而随后几天,工人又发现约20多吨的水浸木。
在现场考察的原市博物馆馆长黄东介绍,这根水浸木已有上千年历史,推测是由于地质变化导致其被深埋在河床底部。这根水浸木估计是枫木类,木质坚硬,河源还是首次在同一地方发现这么多水浸木。他认为,水浸木成材率低,不可再生,因此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附加值。
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