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小作坊示范点 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通讯员 朱海科 为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登记管理,24 日,东源召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工作推进会,为全县6 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颁发了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证。
“一两个人,一两台机器、设备,几袋原辅料,一两间屋子……”这是市民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普遍认识。豆腐、腐竹、粉面…… 这些餐桌上的常见食品,大多来源于遍布城乡的食品小作坊。虽然小作坊生产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更谈不上原料和成品自检或送检等品质监管,但是食品生产小作坊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与其强势打击取缔一味堵截的方式,不如加强管理,进行疏导,采取疏堵相结合进行监管。本着这一原则,东源县启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普查,并建立小作坊示范点,以点带面,规范整个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行业。
推进会上,全县6 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被授予了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加工小作坊负责人代表作了经验分享和表态性发言。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到“蒸香油坊”“村姑油坊”“鑫淇食品”“黄家酒坊” 等小作坊进行了现场参观学习。
根据普查情况,目前,东源登记在册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共有253家。该县食药监局对上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了分类和问题摸排,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鉴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模小、分散广、条件简陋的特点,接下来的登记管理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东源相关部门将时刻绷紧食品安全的弦,抓严抓实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工作。
据了解,在示范点建设工作完成后,东源将加大整治力度,加快开展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全面改造登记,以示范点为基础,辐射到全县,扩大整治范围,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