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皓月映天河 中秋良宵伴君过 市民表示与月共眠,沐浴亲情是中秋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报讯 记者 刘世铭 对于很多河源人来说,儿时中秋记忆里,最难忘的莫过于那用纸包成一筒的“月饼”了,一口咬开,浓浓的香味在嘴里弥漫,让人无限回味。发展至今日,吃月饼仍然是河源人过中秋少不了的习俗,不少家庭,都自己动手制作月饼。昨日,记者走进市民古运香家里,了解她家怎么制作月饼,庆祝中秋佳节。
包敏在制作月饼。
今年52岁的古运香,目前住在市区长塘路富丽家园,记者来到时,她正和自己的女儿在饭厅的桌上拌面料,只见台面除了面粉、枧水,还有豆沙、莲蓉、叉烧等各种馅,看着让人食欲大振。随后,她们配合着一起放料、包馅,用模具定型……母女俩制作起月饼来有条不紊。“从和面到月饼出炉包装,整个过程大概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加上前期的物料解冻和烤鸡蛋,那就更久了。”虽然麻烦了点,但古运香认为自己做的话能根据家人的口味选择用料,还增添了过节的气氛,更是传达最真的心意。
古运香对记者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中秋比较常吃的是米做得“打饼”,吃月饼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偶尔父亲会花几毛钱从供销社买一筒月饼回来,那种香甜的味道至今难忘,可是月饼数量有限,每个人只能分到一点点,吃完还想吃可是没了。”
如今,月饼已是想吃就吃,而且种类繁多,不过,古运香一家还是觉得自己做的最有味道,所以从四年前开始,他们就保留了中秋做月饼这一习俗,不仅自己吃,还会当成节日礼品,送给亲戚朋友,分享节日的欢乐。古运香说,她很怀念从前一个村子的人坐在一起赏月的时光,“那时候我们还有拜月传统,人们会把水果月饼放在一张台上,点上香以供奉月光,祈求亲人团圆,来到城市后,这种习俗就淡了,幸运的是我们家依旧保留了中秋一家人吃月饼赏月的习惯。”
“到这天,我们姐弟几个无论再忙都会回家,陪着母亲一起看着月亮吹着风聊天”,古运香的女儿包敏边把制作完成的月饼放进烤箱边对记者说,她最喜欢一家人围桌而坐一起,茶配月饼,吃着柚子葡萄,一起拉着家常,看着皎洁的月光,与月共眠,沐浴亲情,好不温馨!
上一篇:古竹中心小学开展系列活动庆中秋佳节
下一篇:扎灯笼做月饼 这个佳节好热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