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打防管控宣同步发力 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利于构建和谐美丽家园。近年来,市公安局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规律和特点,聚焦“靶向防范宣传、精准拦截劝阻、链条集群打击”等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全民反诈”专项行动,打防管控宣同步发力,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让市民幸福感更强。


市反诈中心工作人员向市民宣传反诈知识。

创新形式多渠道宣传反诈知识入脑更入心

反诈宣传不仅要走实走心,也要走新。市公安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主要抓手,牢牢树立“以防为先”工作理念,采取有效举措,突破传统宣传思维模式,不断创新宣传手法,筑牢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防范战线,提高反诈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为让群众更广泛接触反诈宣传内容,市公安局大力开展警企合作,形成跨行反诈联盟,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河源中心支行、建设银行河源分行、河源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到各大商超场所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将反诈知识以深入人心的标签形式张贴在日常生活用品上,市民在选购商品时即可看到反诈提醒;市公安局反诈联勤作战中心(以下简称市反诈中心)将快递包裹贴上精心印制的防诈宣传贴纸,将每个快递变成“反诈骗宣传品”,让反诈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同时,市反诈中心不断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有效推动青少年主体主动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再通过个人传播影响身边人,形成以点带面的裂变式宣传,切实守护住群众的“钱袋子”。为打通反诈骗宣传“最后一公里”,市反诈中心还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每日一案”“劝阻微简报”栏目,以身边人、身边事发出警示,不断增强群众“代入感”,在碎片化传播中达到反诈宣传效果,让反诈知识深入群众心中。

今年以来,全市反诈民警共开展线上线下反诈宣传568场次,共发放宣传手册30万余份,以零距离的宣传方式,不断扩大反诈宣传受众面,使我市电诈案件高发多发的严峻形势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警情、案情双下降的目标。

构建“全程预警”反诈机制开展“全链打击”攻坚行动

10月15日,市反诈中心预警员接到线索,河源某事主疑似正在遭受“冒充ETC”类电信网络诈骗,随即拨打电话进行劝阻,当时该事主点开了骗子提供的链接并且正在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幸亏及时接到了预警员电话,没有继续操作,避免了上当受骗,成功挽回了两万元经济损失。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市公安局坚持预防为主。2021年5月17日,市公安局成立反诈中心,实行7×24小时在岗实体化运作,通过建立联动防范劝阻机制、强化“96110”反诈专线预警,每日实时接报最新疑似涉诈警情,值班组成员24小时劝阻不停歇,以短信、电话、上门见面等方式对疑似遇诈群众进行预警劝阻。今年以来累计预警劝阻15万多名群众,发送预警防范提醒短信200余万条。进驻反诈中心的运营商持续发挥职能效应,主动排查涉诈异常开卡线索2262条,共计关停高危号码约5万个,从源头上防止了群众被骗、降低了电诈案件发案频率。

此外,市公安局始终保持严打重治态势,持续开展“断卡风暴”“断流”“断源”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开办贩卖银行卡、电话卡违法犯罪活动,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并以各类专项打击行动为抓手,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05名;抓获涉诈“两卡”违法犯罪人员648人,刑拘250人;涉诈“两卡”开卡人惩戒共计203人,抓获行业内鬼14人;侦破挂牌督办百万案件3起,全链条侦破案件1起。

近年来,我市创新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推进反诈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法,全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避免市民遭受经济损失,守住了市民的“钱袋子”,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让市民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逐渐惠及到群众身边。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陈丽厉






上一篇:我市大力提升社会治安水平 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