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火焰蓝”点燃生命之光——记河源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陈亚秋
今年3月,2022年河源市道德模范名单公布,紫金县紫城消防救援站一班班长陈亚秋在列。在2022年紫金县“5·12”特大暴雨抗洪抢险行动中,他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36名,还在危急情况下成功救起一名落水2小时之久的群众,为全市乃至全省抗洪“零伤亡”作出了突出贡献。陈亚秋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广东卫视、今日一线等媒体争相报道,赢得驻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誉。陈亚秋先后获评第八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河源好人与河源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多次报名参军终圆梦
虽然现在是一名优秀的消防员,但陈亚秋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小时候很崇拜军人,觉得他们非常帅气,保家卫国,所以在读书时期连续三年报名参军,但没有被选上。”陈亚秋感到很遗憾。2015年,作为大学在校生的陈亚秋加入了消防救援队伍。“成为一名消防员同样光荣。”陈亚秋自豪地说。
家人对陈亚秋投身消防行业表示支持,陈亚秋的爷爷叮嘱他要在部队好好干、要争气,努力为人民服务,“遗憾的是,就在我新兵下队不久,爷爷就去世了,当时父母考虑到我刚进消防队伍,不想影响我工作,就没有告诉我。”陈亚秋说,他会牢记爷爷的嘱托,努力做好消防工作。
“橙色之光”温暖老弱孕残
2022年5月12日,紫金县普降暴雨,其中紫城镇林田村河流水位暴涨,有群众被困家中,情况紧急。陈亚秋在接到指挥中心调度后,立即随车前往救援。
抵达现场后,陈亚秋发现进村的主干道路被河水淹没,积水最深处达2米,远处依稀传来被困群众的呼救声。陈亚秋与队友顶着倾盆大雨,在漆黑的环境中驾驶着橡皮艇从布满杂物的河水中搜救。“当时听到了有小孩与女性的呼救声,就与队友立即赶了过去。”陈亚秋说,当时水流湍急,他们迎着急流朝呼救的方向前进,发现1个小孩、1名孕妇与2名老人撑着伞躲在自家楼顶。
陈亚秋与3名队员采取抱、背等方式,将被困群众转移到橡皮艇上。其中有位老人腿脚不便,只能坐在椅子上,陈亚秋将老人连同椅子一起抬到橡皮艇上,成功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经过不懈努力,陈亚秋和队友们累计成功转移36名被困人员。
奔赴救援点燃生命之光
当晚8时多,陈亚秋在完成林田村最后一间民房的搜救工作后,又接到了指挥中心调度,称义容镇新民村有人被困河中,现场救援难度太大,请求增援。陈亚秋顾不上喝一口水,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新的救援地点。原来,新民村一名男子在避险途中不慎踏空落入河中,已抱着树枝在河中央苦苦支撑两小时左右,随时有力竭的危险。期间其他救援队伍也曾多次尝试下水救援,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无功而返。
陈亚秋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水情侦察,在做好救援准备后毅然跳下湍流。下水的瞬间他就被湍流淹没,期间还好几次被激流打翻,但他调整好后又义无反顾地朝被困者游去。陈亚秋在靠近被困者后,迅速为他套上救生圈,一只手紧紧抓住被困人员,另一只手奋力划动,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岸边,在队友的帮助下成功将其救助上岸。陈亚秋说:“那一刻我顾不上多想,只想快点到达被困人员身边,让他早一分钟脱离危险。虽然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但我不后悔。”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些没有硝烟的战场中,陈亚秋与队友冒着暴雨肩挑背扛、排除障碍,日夜奋战,以实际行动化身人民群众的“守护神”,彰显了“火焰蓝”的新时代新形象,赢得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认可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本报记者 吴心怡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