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聚乡村 共绘振兴图 我市举办河源乡村振兴大讲堂专场活动,打造乡村人才队伍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程子跞 前日,河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社局”)、河源市乡村振兴局联合举办了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之“河源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三场专题(人才振兴专场)。围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现场互动等方式展开对话和讨论,汇聚智慧,启迪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整合资源,推动发展。
“粤菜师傅”培训教学现场 记者 张涛 摄
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致富能力,造就一批就业创业带动能力强的乡村人才队伍,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实现持续增收致富。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将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全力打造广东农民技能培训金字招牌,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以来,全市组织“三项工程”培训2.7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近3万人次,在2021年度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我市人才振兴专项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3名。
以“粤菜师傅”为例,作为我省促就业、保民生的“三项工程”之一,“粤菜师傅”工程在我市持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入行餐饮业,实现了就业、创业;河源的乡村土特产也从田间走向餐桌,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尤其是我市积极构建“粤菜师傅+乡村振兴”体系,各级人社部门联合职业院校,组织市、县、镇餐饮行业培训机构等师资力量,以“送教下乡”“入户培训”等形式,对有参加技能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并鼓励他们从事餐饮行业,实现稳定就业。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教师、市餐饮协会副会长黄勇强是我市知名的粤菜师傅,也是“粤菜师傅”工程的受益者。“国家、省层面人才政策支持,可以说点亮了厨师行业的‘灯塔’,行业春天已来了,更有奔头了。”在专场活动上,黄勇强讲述了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认为河源好山好水长出好食材,好食材要通过“粤菜师傅”的技艺价值才能达到极致,有助于河源绿色产品销往大湾区市场,从而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如今,送教下乡、为农村劳动力和返乡青年开设培训班,已成为他和同事们的工作常态。他说,最开心的是看到农村青年入行餐饮业,结合自身资源创业成功,实现增收致富。
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人才是增创发展优势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市人社局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持续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上下功夫,广泛汇聚人才力量,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以实际行动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同时将持续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市人社局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政府部门、培训主体、社会力量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乡村人才培养,助推“三项工程”品牌工程高质量发展,持续引导更多粤菜师傅强人、广东技工达人、家政服务能人以及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等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发挥作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