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 创新发展 我市举办金融助力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17日上午,雅达股份北交所上市仪式结束后,我市在河源国家高新区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金融助力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省内外知名大咖“论剑”“金融赋能创新发展”,为河源高质量发展增添金融动能。市长何国森、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童士清、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谌志群出席活动。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当前,河源正聚焦培育“五大产业”、实施“七大行动”,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打造“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的力量不可忽视、大有可为。活动中,广发证券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执行董事杨华川,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科分别围绕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政策、数字经济与数字人民币等内容作了专题讲座,共同探讨河源金融发展的良策,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金融助力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 记者 刘奇峰 摄
我市金融机构、上市后备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等领域持续加大金融支持,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有效扩大金融供给;紧紧抓住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发展机遇,加大产品创新,规范企业经营,强化市场拓展,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市领导刘渤、刘东豪、廖继聪参加活动。
新闻1+1
专家为河源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科以《宏观视角下的数字经济与数字人民币》为题作专题讲座。“数字经济是全球竞争的战略高点,在未来数字经济很有发展前景。”冯科说,河源作为后发地区,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及时学习和领会数字经济的相关政策和精神,与地方优势的产业相结合,把产业做实做透,实现跨越式、追赶式发展。
“河源要走够得着的实体经济之路,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符合河源的发展实际。”提及河源“专精特新”企业该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冯科表示,河源的科研企业家要加强交流学习,瞄准国内市场需求,善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创新,实现进口替代,从而获得广大的市场。
广发证券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执行董事、保荐代表人杨华川则对A股全面注册制政策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全面注册制改革将补足为创新型企业融资功能,持续提升直接融资比重,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可打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加快打造河源市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水经济、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3个百亿级产业的“1+3”产业集群建设,加速打造引领型产业集聚区、支撑型产业园区和千亿级国家高新区。
本报记者 谢梦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