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打造一座座精神粮库 河源市“馆校共享图书”项目已完成56个服务点建设
本报讯 记者 高雅 前日,由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市文广旅体局、市教育局、市图书馆、东源县图书馆、东源县义合镇阮啸仙红军小学(义合镇中心小学)联合举办的河源市“馆校共享图书”项目二期建成启用暨“国际儿童图书日”启动仪式顺利举行。此次“馆校共享图书”项目二期在义合镇阮啸仙红军小学、顺天镇中心小学、灯塔镇中心小学等42所中小学校建设了“馆校共享图书”服务点,投入书籍量约5万册。
学生们在“馆校共享图书”服务点借书 记者 高雅 摄
据悉,“馆校共享图书”是深圳对口帮扶河源重点民生项目之一。2021年,“馆校共享图书”项目在源城区、江东新区、紫金县1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完成首期“馆校共享图书”项目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营,惠及2.5万名学生,其中24小时微型自助馆总借还达1.7万册次,实现了学生就近借还书、无证借阅、资源共享等效能。据市图书馆副馆长邓丽萍介绍,两期建设完成了56个服务点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缓解了河源市县(区)公共图书资源匮乏的现状,适应全民阅读多样化需求,帮助学校加强阅读推广,为河源的孩子们打造了一座座精神粮库。
“这些书都是我孩子小时候经常阅读的,他想将看过的图书分享给更多人看。”省审计厅、驻义合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伟在“馆校共享图书”自助书柜捐书后,高兴地说。不仅如此,他和驻义合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副队长、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陈建还发动单位的同事将家中闲置的图书捐赠给“馆校共享图书”,让闲置图书发挥更大价值,实现图书资源循环利用和书籍价值最大化,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幸福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个人捐赠、家庭藏书、引入企业赞助等可以整合多方资源,突破政府单一投资模式,引导社会各界齐参与,共同为河源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骆满星表示,“馆校共享图书”项目在两期建设56所学校服务点的同时,还增添了河源首家“少儿流动图书馆”,这辆满载涵盖绘本、少儿文学、科普、历史等多个内容约2000册图书的大巴将面向56个运营服务点正式投入运营,配套开展儿童阅读指导活动,充分保障每一个孩子平等阅读的权利。据了解,各学校和社区均可通过预约等方式,邀请“少儿流动图书馆”来到校门口和家门口,为孩子们提供借阅服务,不断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半径,进一步推进“书香河源”建设。
启动仪式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天宁走进东源县义合镇阮啸仙红军小学和紫金县凤安镇佛岭小学,分别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指导课,为孩子们播下了爱阅读、爱思考、爱写作的种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