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建设项目昨日开工建设 可容纳约30家预制菜企业
本报讯 记者 肖青青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昨日,总投资2.5亿元的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建设项目在紫城工业园正式开工,预计年底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届时可容纳约30家生产预制菜品的不同规模企业,这标志着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将进入全新的发展赛道。
副市长曹建忠参加活动。
曹建忠在致辞中表示,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开工,必将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希望紫金县继续立足自身生态、文化优势以及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构筑预制菜产业发展主阵地,着力推进预制菜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尽快形成龙头引领、产业集聚效应,努力建设成为河源市预制菜产业先行示范园区。
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建设项目昨日动工
据了解,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用地面积29114平方米,是集生产、研发、展览、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约1亿元,主要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生产车间和展览、电商等工作室,满足高端预制菜生产、存储及研发的硬件需求,建成后可孵化约30家不同规模企业生产预制菜产品,达产后年产值2亿元以上,年税收1000万元以上。
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将抚育更多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同时还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推动紫金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1+1
预制菜里将迎来更多“紫金菜”
到2025年,紫金预制菜综合总产值将超10亿元
预制菜因其烹饪方便、价格实惠、菜系丰富,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在河源,随着饭饭得、百家鲜、东瑞食品等企业进军预制菜产业,越来越多的预制菜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的开工建设,预制菜里也有望迎来更多“紫金菜”。
紫金预制菜已有不少产品上市
好山好水孕育好食材。紫金县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培养预制菜的肥沃土壤。在紫金,年出栏生猪50万头、走地三黄鸡500万羽、温氏鸡1000万羽、肉鸽1000万羽,还有蓝塘土猪、加州鲈鱼、五指毛桃、牛大力等特色农产品,为预制菜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可保障菜品的新鲜、味道、质量,体现地方特色。
记者了解到,目前紫金县已有多家企业制作经营预制菜产品,一家SC标准企业(新厨汇),已上市销售的预制菜产品有紫金八刀汤、酿油豆腐、土猪黄金粒、五指毛桃鸽、海鲜大盆菜、牛大力汤料等。其中紫金八刀汤在3月份举办的“十大粤味预制菜擂台赛”中获得“十大粤味预制菜”。
预制菜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市民餐桌,既满足了市民的口福,又充实了农民的腰包。它是“民生菜”,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硬菜”。
在预制菜产业的推动下,紫金将逐步构建集完善“产、供、销、配”于一体的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产业生产集聚化、产品标准化、仓储物流便利化、品牌文化推广市场化、人才培训系统化,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优秀人才流入,加快推动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预计到2025年,紫金县预制菜综合总产值将超10亿元,经营或从事预制菜产业的相关人员2000人以上,参与预制菜投资或进驻企业30家以上,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预制菜企业10家以上,建设预制菜原料供应基地30个以上。
打造“双园”预制菜产业格局
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类辅料,用现代化标准集中生产,经过分切、搅拌、腌制、成型、调味等环节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
2022年,我省出台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我市也出台了《河源市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扶持预制菜产业。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为抢占预制菜产业“风口”,紫金县将“预制菜产业孵化壮大”确定为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的“六大行动”之一,通过打造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孵化园,来推动预制菜产品标准化、仓储物流便利化、品牌市场化、产业集聚化。
据介绍,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是以广东供销天业(紫金)冷链物流园为基础,通过政府搭建平台,以“园中园”的模式在紫城工业园开工建设,有利于打通预制菜“最后一公里”。同时,为更好承接预制菜产业孵化园孵化成功的企业扩大发展规模,进一步完善配套物流仓储服务,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紫金县还计划在蓝塘产业新城打造一个占地800亩的蓝塘预制菜产业园,形成“双园”预制菜产业格局。
平台已搭好,只等凤来巢。紫金县表示,在预制菜产业园建设的同时,将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预制菜全产业链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电商直播、新媒体广告投放等方式,大力推广紫金客家预制菜品牌,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园发展,打造特色鲜明、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集群。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据了解,紫金县还将充分发挥紫金客家菜厨师协会等社会力量,鼓励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粤菜师傅”培训;并通过举办客家菜厨师大赛等方式,大力培育预制菜从业人员。同时着力保护和发展好紫金牛肉丸、紫金辣椒酱等本地特色预制菜产品加工工艺,积极组织预制菜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销等活动,不断提升预制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 肖青青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