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起来 美起来 富起来 我市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河源路径
人间四月芳菲月,绿美河源正当时。4月9日,来自省内外的数千名驴友齐聚河源万绿湖畔,以徒步运动打开绿美河源春天的色彩,共赏绿美河源生态画卷,在步履之间领略万绿河源的超凡自然之美。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我市将紧紧围绕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全力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河源路径,为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美丽的万绿湖
众手共创绿美城
众手植青绿,共创绿美城。今年河源的春天来得特别早,2月初,由市绿委办、市创森办、市林业局举办的“绿美河源·创森行动”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启动仪式在市客家文化公园旁举行,掀开了今年我市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的序幕。2月13日,我市各地同步开展2023年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共同为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增绿添彩。这也是我市大力实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的具体举措之一。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目标任务,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使命感,以“蹄疾步稳”的责任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深入实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全力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河源路径。
多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以万绿湖为例,为保护这一湖好水,新丰江林管局提出,今年将实施绿美旅游航线景观林相质量提升工程,做好二期旅游航线沿线景观。同时结合库区生态旅游,突出景点航线重点绿化,因地制宜增绿添彩,种植美丽木棉、宫粉紫荆等花色树种,力求达到“四季皆绿、四季有花”丰富多彩的林相效果,还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打造绿美乡村,建设绿美生态景观林带2.377万亩,提升库区环湖公路两旁生态景观效果。另外,还将在库区环湖公路两旁种植簕杜鹃、银叶金合欢等花色树种,重点打造锡场镇牛肚柑桔场绿美景观示范提升项目。
今年我市计划完成主题林建设5个
位于东江流域柏埔河支流第一重山脊国道旁的一大片森林,是紫金县黄塘镇松材线虫疫区拔根点之一,也是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点。“目前该点经过多轮的打造,平均树高2.5米以上,林木的保存率85%以上。”紫金县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股工程师陈家裕说道。
近年来,市林业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造林绿化工作,扎实推进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重点选择宜林荒山荒地、迹地、低效纯松林等林分进行改造,大力营造阔叶混交林,实现科学精准造林。“自2019年以来,我们完成了营造林总任务146.75万亩,碳汇造林工程15.58万亩,高质量水源林工程造林17.15万亩,省级碳汇林抚育50.08万亩。”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四级主任科员何冠儒表示。市林业局还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完成乡村绿化美化327个;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1个、国家森林乡村23个,成功推选认定2020年省级森林乡村43个。
高质量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绿色发展为方向,更有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大力实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以“六大行动”之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为例,今年市林业局组织开展“绿美河源·创森行动”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结合五级林长齐种树活动创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在全社会形成植绿爱绿护绿新热潮。同时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全民参与“爱绿植绿护绿”主题活动,加强巾帼林、青年林、读者林等不同主题的公益纪念林、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2023年,我市计划完成主题林建设5个,打造市客家文化公园“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绿色是河源最亮的底色,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2年,我市印发实施《河源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河源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年度任务;强化“三线一单”实施应用和环境准入,优化建设项目跟踪指导和审批服务,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70%以上的项目可简单备案完善环评手续或者豁免环评手续,97%以上的审批类项目由县区审批;大力推进重点减排工程项目、清洁生产审核,开发碳普惠核证减排量项目2个、初步核证减排量6300多吨二氧化碳当量,建成碳普惠示范景区、公园6个,控排企业碳排放交易履约率达100%……
我市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屏障持续巩固,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绿色答卷”: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第一,国考和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空气质量全省排名前列;土壤和农村环境保持优良……
如今,漫步槎城,遍地山青水绿,满目蓝天白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线攀升。
绿美河源有了“路线图”
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包罗万象,必须系统谋划推进,在高水平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此,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固碳中和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我市绿美河源目标是森林结构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持续提高,绿色惠民利民成效更加凸显,打造山水相连、城乡协同的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新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河源样板,其“路线图”是:2023年,全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1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9万亩;到2027年,全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55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25万亩;到2035年,全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28万亩以上,森林抚育提升343万亩以上,混交林比例60%以上。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绿美河源的新图景,正在槎城大地上铺展开来。河源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以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为牵引,不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绿美河源未来更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张涛 吴心怡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