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彩票 > 阅读新闻

河源体彩人回首“繁花”路(一) 怀揣责任,我们相伴30 年

“当年,体育奖券是新生事物。我进入这行时,也还是个懵懂少年。30年来,我们像是共同体,我见证体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身体力行地确知‘公益’‘责任’的涵义;它也伴我走过人生年富力强、激情燃烧的岁月。”

1994年初,因需筹集省运会资金,河源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向省体育奖券发行部门申请发行奖券。现任河源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的黄振平,当时凭借操作、维修电脑的技能顺利通过省体育奖券发行部门考核。从此,体彩行业多了一名“弄潮儿”。

自1994年全国统一发行至今,中国体育彩票已走过30年历程。其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游戏种类推陈出新,销售方式更加多样,购彩者心理不断成熟,体彩公益金用途广泛惠民暖民。

站在“而立之年”的起点,河源体彩有哪些谋划,下一个十年又有何展望?黄振平认为,体彩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始终践行“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发行宗旨,推行责任彩票,倡导理性购彩。今年,河源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入世

懵懂少年遇上新生事物,展开体彩人生

“从事体彩,是一个偶然。”回想入行经历,1994年入行的黄振平颇为感慨。

为了筹资发展体育事业,1984年,北京和福建分别在当地发行体育奖券。1986年,广东省在获得“六运会”主办权后,发行每月一期的“第6届全运会基金奖券”。1988年,为资助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务院批准原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发行“第11届亚运会基金奖券”。

1994年,因需筹集省运会资金,河源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向省体育奖券发行部门申请发行奖券。“河源当时发行奖券领先珠三角一些城市,是先吃螃蟹的地市。”黄振平回忆,由于农业银行有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其他发行奖券的地市多与其合作;河源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与农业银行多次交涉无果后,便决定争取省体育奖券发行部门支持,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费用筹建奖券部。

当年,计算机还是DOS操作系统。销售一张彩票,需操作员使用DOS命令让机器完成打印动作;是以成立奖券部,最缺的就是技术人才。“以前不是通过鼠标指挥电脑,而是通过键盘输入命令进行人机交流。比如拷贝文件要输入copy,删除文件要输入delete,安装程序要输入install。”20世纪90年代初,懂电脑的人不多,留在河源的更少。而黄振平由于参加过近半年培训及实操,掌握打字以及安装、维修计算机等技能。

“我能够入职体委奖券部,就是因为我会维修电脑。”黄振平坦言。

1994年4月中旬,河源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原体委主任在源城区公园路一打字复印店,见到一名程姓师傅正在维修电脑,便攀谈起来。经程姓师傅推荐,黄振平获得竞岗机会。

考核的日子定在4月20日。对于这一天,黄振平记忆犹新,“这是改变我一生的日子。”

面试当日,省体育奖券发行部门来了两名工程师。除打印机、传真机外,两人带来了一批电脑配件。按要求,黄振平需组装硬件、安装软件,并连接打印机。“4个小时我就组装好了,得到两位工程师认可后,当场获录用。”考核结束后,两名工程师现场教授黄振平怎样将彩票信息存储至磁盘备份,又如何将数据上传至省体育奖券部门数据库。

1994年4月21日,河源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奖券部成立,开始在河源地区发行奖券。当天,也是黄振平正式上班的日子。回首往昔,黄振平颇多感慨,“我是懵懂少年,它是新生事物。一个机缘巧合,我和体彩共同走过30年时光。”

(李娇 陈楠)

 






上一篇:体彩与您共同守护未成年人
下一篇:河源体彩人回首“繁花”路(二) 怀揣责任,我们相伴30 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