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起火”消防队鞭长莫及
楼房密集、巷道狭窄、电源线乱拉乱接、消防设施严重缺乏
近日,源城公安消防中队在市区学前坝举行了一次消防演练。学前坝是个典型的“城中村”,演练中,消防人员发现,这个城中村的道路太窄,消防车根本进不去,消防人员只能接上百米长的水管才能进行灭火。
“楼与楼间距过小、消防车道狭窄,市政消防水源严重不足,用火用电管理混乱、电源线乱拉乱接,公共娱乐场所消防设施达不到自防自救的条件。”市消防局参谋长陈裕安介绍城中村存在的消防安全状况时如是说。据了解,市区部分城中村不仅道路窄,而且没有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救援将会受阻。
现状:城中村消防设施不完善
城中村人口比较密集,消防设施较落后,电线乱拉乱接多,外来人员安全意识差。由于“握手楼”、“亲嘴楼”的影响,消防通道不畅通,消防车无法进入,消防盲点多,发生火灾后很可能会“火烧连营”。这是记者采访城中村消防设施情况后得到的总体印象。
“由于城中村缺乏总体规划,所以消防水源也非常缺乏,多数城中村没有消火栓,建筑也没有消防贮水池或专用消防水池,更不用说每个村设立一个泵房,因此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另外,由于城中村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十分狭窄,消防设备不完善。一旦出现火情,消防车开不进村内,就是开进来但找不到水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源城消防大队副大队长黄庆平介绍说。
记者从市消防部门了解到,由于消防管网的消防设施,很多城中村内的水压根本达不到消防车的要求,一些消防设施只是摆设,紧急时刻只能望火兴叹。
居民:防火及逃生意识不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城中村”、城市郊区居民住宅,乡镇和农村居民住宅由于往往也处在治安管理的薄弱区域,被盗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很多居民重防盗轻防火。很多居民住宅从上到下所有窗都安装了防盗网,有的甚至连阳台都安装了防盗网。为了增强防盗功能,还都使用了强度更大,尺寸更大的钢材,入室盗窃者无法打开,自己更无法打开。但一旦火灾,必将造成人员无法逃生。
源城公安消防中队在市区学前坝举行消防演练。资料图片
消防人员介绍说,特别是3层以上的居民建筑,一旦在半夜首层发生火灾,产生的烟火由于烟囱效应,楼梯将被烟火封死,二楼以上的人根本无法通过楼梯逃生,其他出口又被防盗网封死,往往造成逃生无门,最终易酿成重大死人火灾。
消防:路太窄消防车开不进
消防部门表示,“城中村”、城市郊区、乡镇和农村居民住宅区域往往都处于消防灭火力量覆盖区域的边沿,很难做到在火灾初期阶段赶到现场及时扑救火灾,往往错过了火灾扑救的最佳时间。
“特别是有些‘城中村’巷口太窄,消防车根本就开不进去。”消防人员这样表示。消防部门负责人说,目前对居民住宅特别是“城中村”、城市郊区、乡镇和农村等区域的居民住宅还无法做到每家每户的监管,居民自建房的消防管理难度更大,加上道路、消防水源等原因,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记者在源城区学前坝消防演练时采访发现,消防车只能停在数百米外,根本进不了火灾区,消防人员接上5根长20米的水管才到达火源处。
提醒:发生险情市民要报告
消防部门早在国庆前夕就开展严查工作,其中重点之一就是消除城中村火灾隐患。针对城中村的消防现状,市消防局提醒市民,一旦发现有火灾隐患,要向当地消防部门报告。
据介绍,城中村消防通道高和宽至少各应4米,在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不要超负荷用电,尽可能采用自动空气开关;要经常检查电气线路,防止老化、短路、漏电等情况发生。
□本报记者 张钢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