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优质学位 缓解学位紧张
人大代表建议提高对源城区新建、扩建学校的补助标准
建议提案追踪
市区学位紧张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市人大代表郑巧明早在几年前就关注这一方面的情况,并作了认真的调研,今年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他针对市区学位紧张的情况提出了建议。建议我市加大源城区的教育投入,使更多的学生到源城区的学校上学,以缓解市直学校学位紧张难题。
建议指出,市区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源城教育负债沉重,市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教师待遇差别较大。建议市规划建设部门在制订城市发展规划时要合理规划市区学校布局,预留学校建设用地,要按标准及时划拨学校建设用地,提高对源城区新建、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补助标准,理顺市区教育管理体制。
我市对市区学位紧张情况高度重视,今年准备新建两所学校。
现状:
城市发展快 学位增加少
1988年建市后,我市陆续建了三间小学和两间中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这些学校有效地解决了来河源创业者子女的读书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快,来河源投资置业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外来人员增加迅速,这些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河源能上好一点的学校。
据市教育局介绍,现在河源的经济发展较快,许多外来人员子女也来到了河源,使学校的学位压力增加不少。但是从总的情况看,目前学校的学位并不是很少,有些公立学校的学位就不紧张,几所民办学校也有不少学位,主要问题是随着城市发展,原来学校的布局已经不适应目前城市的规划发展了,优质学位紧张。我市外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解决得较好,如果单是本地户籍的市民子女上学就不会有学位紧张的情况。
调查:
为优质学位 交叉上学多
按照规划,市二小每年级设8个班,但是由于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小孩送到二小,现在该校有的年级已经达到9个班,而且每个班额都不低于60人,多的达到67人,班级超负荷运作。因为课桌多,教室走廊变窄,师生走动不方便,老师上课只好用扩音器。在该校门口,不少家长开着摩托车、小车来接送小孩,校门前秩序较混乱甚至拥挤。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虽然学校到处都有,学生可以就近上学,但是为了让孩子到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读书,也会不惜舍近求远。市二小因为教学质量好,所以许多家长想把小孩送到二小就读。
据了解,现在河源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许多人来河源就业置业,特别是现在建设大道一带商品房越来越多,使这一带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而民办学校因为收费较高,所以大多数的家长都愿意将孩子送到公立学校上学,这也是导致市区学校学位紧张的原因之一。
市三小现有48个班,平均每个班61人。有这么一件事:在学校附近住的一个家长为了能把自己的小孩转到三小就读,开学时,两母女轮流站在校门等学校领导的答复。在广晟花园居住的一些学生也不就近入学,他们的家长想方设法把小孩转到了三小,这些家长每天还请专车接送学生。有的原在老城的学生为了能在市直学校读书,其家长特地在学校附近购置了房产。
办法:
增加教育投入 新建扩建学校
不少住在金沟湾一带的学生家长认为,现在要让市二小减压,就要让该校学生分流,可以在金沟湾开办一所新的完全小学。市二小校长曾丽姗说,虽然金沟湾的学生可以分流出去,但是建设大道北一带的学生还很多,特别是现在房地产开发都向这边发展,人数将越来越多。所以,按照城市发展的规模、区域,今后可以在建设大道北再新设一些学校,让市二小、市三小的学生分流出去。
据了解,根据市委常委会决议,2002年以后新建小学由源城区政府负责筹建和管理。源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罗文锋说,目前源城区义务教育历史负债已累计达到1.2亿元,每年新增学生达1000人以上,教育方面的支出近1亿元。区财政新增财力很大部分都用于解决新增学生和教师的投入上,无力解决教育历史负债,制约了城区教育的发展。由于城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市直学校有较大差距,优质学位不足,难以满足市民的需求,从而导致市直学校生源爆满,班额过大,市直初中平均班额59人,市直小学平均班额62人,而地处新市区的东升学校、东埔小学学位比较充裕。他建议,要超前规划学校布局,按标准及时划拨学校建设用地,新建和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源城区负责,建议提高对源城区新建、扩建的补助标准。
有关人士认为,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现在许多人认为,只要将小孩送到市直学校就都会读书,这样使班额越来越大,不但给教师增加压力,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其实,提高小孩的学习成绩,除了要选择好的学校外,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家长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把教育小孩的责任都压到学校上,寄予学校太多的厚望,以致出现区域交叉上学的情况,给大家造成不便。
据了解,我市对市区学位紧张情况高度重视,今年准备新建两所学校,由源城区筹办、管理。
本报记者 谢雨望
上一篇:遥望南方的童年
下一篇:市教育局启动“百校扶百校计划”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