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次举办盲人定向行走培训 老师教眼拙的学走路
本报讯 (记者 黄丹 特约记者 赖昭琛) 5月16日是第十九个“全国助残日”,昨日上午,市残联举办盲人定向行走培训。据了解,开设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在我市尚属首次,部分盲人朋友及其亲友、康复员共20多人参加了培训。
据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共有视力残疾人4万多人,由于受自身视觉功能障碍和外界影响,这部分人不仅行动不便,生活上存在着诸多困难,而且特殊的身体缺陷也让他们极难找到工作,成为社会上的困难群体。为此,市残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此次定向行走培训,旨在让有定向行走需求的视力残疾人通过训练,充分利用拐杖,提高生活自理行走能力。
培训课上,市残联工作人员为学员送上了盲杖,老师还在现场理论结合实际,手把手与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走盲道?有障碍!
本报讯 (记者 黄丹) 看到一些主干街道上的盲道时常被一些摊主和车辆所占据,市民陈先生觉得费解,本应给盲人朋友带来方便和安全的盲道为啥变得障碍重重?
陈先生告诉记者,可能是因为家中有盲人的缘故,平时他上街时会下意识地看看盲道,不过他发现,市区一些主要路段的盲道上或者停着车,或者小商贩摆摊,或者堆放着垃圾等,原本应该畅通无阻的盲道总是有障碍。
据了解,盲道一般铺在人行道上,与周围地面有颜色反差,并通过其表面凹凸分布刺激盲人触觉,以达到引领盲人方向的作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很多市民对盲道作用认识不足,而且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侵占盲道的处罚规定,使得盲道被随意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