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又要降价了 河源市民担心“降价死”再现
核心提示
为了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从10 月22 日起,全国将对2349 个具体剂型规格品,实行新的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与现行的最高限价相比, 有45% 的药品降价, 平均降幅12% 左右; 有 49%的药品价格未做调整;有 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记者走访了市区的一些药店发现,药店药物的零售价很多已经低于最新的零售指导价,而且,药店药物的零售价格是根据供货商的批发价制定的,所以大部分药店受这个信息的影响不大,大部分市民对降价的信息也并不知晓。
降价药不要成为“降价死”。
市民反应冷淡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大部分市民表示,自己并没有听说降价的信息,对于以前的价格浮动,很多市民表示也没有过多的关注。
记者在新风路一家药店采访时, 见到一位市民带着三岁的女儿在选购儿童用药。她告诉记者,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 家里采购的药品基本上都是给小孩子准备的。小孩子生病以后全家上下都会非常地重视, 买药的时候都是选那些以前在医院就诊的时候医生开过的药,或者是朋友推荐的, 很少去考虑价格的因素, 有需要的话就直接买回来了。再加上现在买药都是刷医保卡的,就更加不会去看药物的价格了。
对于以往的价格浮动,这位市民表示:“可能是降了一点, 但是我没有感觉到,如果价格能继续降的话, 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当然是好事了。”
药店反应平静
市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河源市物价局暂时还没有接到任何降价的书面通知,但是药品价格调整是经常有的事,总的来说,药品的价格还是呈逐步走低的趋势。
记者从市物价局获悉,目前,河源市场上的药物价格执行两种标准,一种就是国家公布的最高限价,还有一种是市场调节价。从物价局对药物价格的几次检查结果来看,我市药物的零售定价基本上都是执行市场调节价,这个价格也是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的,执行新的国家标准,对药店的影响不是很大。
记者也随机走访了市区内的多家药店,药店的负责人纷纷告诉记者,店里药物的价格是按照拿货的成本价制定的。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药物的零售价现在已经低于网上公布的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例如,记者在文明路的一家药店看到, 12 粒装的环丙沙星片剂的零售价是3 元,而国家最新公布的指导价格是 3.7 元。10g*20 袋装的板蓝根颗粒售价是4.8 元,平均一袋的价格是0.24 元,远低于指导价0.54 元。
“ 进货的成本价降下来,我们才能把零售的价格做出相应的调整,总不能一盒药我进货是三块钱,卖出去是一块钱吧”,新风路一家药店的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至于医院的药物价格,市物价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的药物大部分都是通过招标采购的, 药物的价格是根据中标的价格来制定的, 按照规定, 医院药物的零售价格也是不能高于国家公布的最高限价的。
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河源市医院的药物零售价格是在广东省统一采购的价格基础上加收15% 的费用制定的,药物单支的采购价格超过500元的,一律加收 75 元,但最终的零售价不会超过国家制定的最高限价。最新的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开始实行以后,医院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降价死”会来吗?
业内人士分析,单纯的降低药物价格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的难题。
源城区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以前药品的价格也多次做出过调整,但是,每一次国家降低一种药物的限价后, 这种药物就会在市场上 “销声匿迹”,药店从代理商那里拿不到这种货,医院也停止开这种药的处方。然后,一种疗效相同的替代药品被“ 开发”出来,价格却比以前的更高, 业内人士称这种现象为 “降价死”。也不能保证,此次基本药物全面降价以后,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另外,一种药物的价格降下来以后,医院在这种药物身上的利润空间缩小,有些医生就不愿意继续开这种药,转而开一些价格比较高的其它可以替代的药物,如此一来,老百姓就不能从降价中得到实惠。
“有些医生为了提高自己和科室的业绩,动不动就开大处方、做大检查,所以就造成了老百姓口袋里不揣着一两百块钱,就不敢去医院治普通感冒的情况。”
市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 降低药物价格确实可以减轻一部分患者的负担, 但是,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要真正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的现状, 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见习记者 冷春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