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检验样本张冠李戴 靓女“患”子虚乌有白血病 虚惊一场

     10 月10 日下午,林小姐在一家医院经历了“濒临绝望——焦虑等待——重拾希望”的心路历程。她在做血常规检验时,医院的检验报告显示自己的血小板值只有10 个单位,而正常血小板值应为100-300个单位,这是“白血病”重度症状的表现之一。在做了第二次检验后,林小姐的血细胞各项指数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原来是医院弄错了检验标本所致。

重症“白血病”病人?

       10 日晚,容貌姣好的林小姐在提及下午的遭遇时仍心有余悸,“感觉就像掉进了冰窖里,而后又置身于放满鲜花的暖房。”

       林小姐告诉记者,前不久她的头发发生脱落,左脑壳出现些许光秃的痕迹。8 日上午,她在男朋友余先生的陪同下,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临床检查后,建议她进行血常规检查,同时进行的检查项目还有肝、肾功能及微量元素六项。由于其中有一项检查要在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出结果,林小姐在完成了检查项目后离开了医院。

      10 日下午,林小姐拿到检验报告。“我拿着报告来到皮肤科,当班医生看了检验报告后,说报告结果显示我有白血病的重度症状,情况已非常危急。并建议我马上找门诊科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断。”医生的话对林小姐与余先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想着自己年仅22 岁,就患上了近乎绝症的“白血病”,林小姐情绪极度低落。她眼含泪水掏出电话,欲把消息告知家人,但被逐渐冷静下来的余先生阻止了。

      “我听说过白血病,怎么看她也不像个重症白血病病人。” 在余先生的安慰下,两人找到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当班医生接过检验报告,并进行了临床检查,对检验报告的结果表示了怀疑。“医生说从检验报告来看,几个项目指标与正常范围相差十倍及以上,属严重失常,有白血病的特征,而且已有严重的生命危险。但经临床检查,我女朋友不像危重病人。”为正确诊断,医生开出检验单,让林小姐进行第二次血常规检验。

第二次检查结果正常

      在进行抽血后,林小姐在极度的焦虑中等待检查结果。她坐在椅子上,设想了各种看到第二次检查结果时的情形,各种场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脑际,不祥的念头刚一冒头,就被强行驱赶,她希望结局可以按照自己设想的剧情去演。

      短短40 分钟的时间,在林小姐看来如同几年般漫长,可是它终于过去了,到了揭晓结果的时候。“白细胞形态未见异常,红细胞未见异常,血小板未见异常。” 看到白纸黑字的检查报告,林小姐的脑袋一度出现空白,继而高兴地哭了。她一字一字地看着,发现各项目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同第一份报告显示的失常指标有着天壤之别。

      欢喜过后,余先生与林小姐向医院提出了交涉。他们关注的是,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失误?无病的人检出有病,真正有病的人是否得到了及时通知?

确诊有严格程序

      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钟永根告诉记者,10 日下午,林小姐进行第二次血常规检验时,他们就很谨慎,在抽血、检验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白血病毕竟不是一般的病,严格是对患者负责。检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排除了林小姐患白血病的可能性。”而之所以出现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检验报告,原因是检验样本出现了张冠李戴,把林小姐的样本与其它样本颠倒了。“我们只对所检测的标本负责,检查过程本身并未出错。”

      据钟永根介绍,白血病确诊是有严格程序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仅供临床诊断参考,是一种 “初筛”检查,最终确诊还要进行骨髓检验。而在病人确诊之前,我们是不会依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医治的。”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黄爱萍则表示,医院自始至终没有对林小姐下过白血病的医学诊断。医学诊断是对病人病情综合的、结论性的评价结果,检验报告单只是可作出诊断结论的标准之一,这样的检验报告单与医院的诊断书有本质区别。

患者获退检查费用

      虽然林小姐获得了两份不同结果的检查报告,对其造成了虚惊,但并未对其造成病情的误诊。经与医院协商,医院向其退还了检查费用。

      市人民医院院办负责人谢贤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院在检验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抽血处新来的护士业务不是很熟悉,加之当天前来检查的病人很多,搞错了样本。对此,市人民医院召开了多个会议进行专门研究,将加大管理力度,严格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而从检验报告来看,有白血病检验特征的“原患者”应是慢性病病人,对自身病情应已知晓。目前,市人民医院也在全力寻找“原患者”。叶能军 张紫辉 文/图

新闻回顾一

主诊医生轻言问诊者癌变 因为疏忽让人家恐惧了半个月

2009-01-05 09:52:40  

      本报讯 (记者 罗军) 医生除了给病人医身体上的病之外,还必须照顾好其心里的病,切莫给已是弱势群体的病人额外增加心理压力。市民刘小姐就因为医生的疏忽而足足恐惧了半个月。
      “半个月以来,我简直就像是在等待死刑的宣判一样,实在是太恐惧了!现在终于可以落下心头石了。”刘小姐如释重负地说道。去年12月上旬,刘小姐感觉身体不舒服,便去老城一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问诊,刘小姐被断定病得不轻。当时,主诊医生给刘小姐开了一张检查单子,并对刘小姐说,“你病得不轻,有可能已经癌变了。你是否有癌变,要把标本送到广州检查,一星期才能知道结果!”医生一席话让刘小姐如五雷轰顶,久久不能发言。
      到约定出报告的那天,刘小姐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来到医院,但是却被告知还要等一个星期,缘由是上次采的样本有问题,需要从新取样。直到拿到报告结果,并证明其并没有得癌症的半个月时间里,刘小姐天天都生活在恐惧中,像是等待死刑的宣判一样,度日如年。
 

新闻回顾二

网友述说医院怪现象 质疑护士给小孩打点滴时加大剂量

2009-10-14 09:20:59  

      本报讯(记者 朱许龙)12 日凌晨,网友“末世纪恐龙”在网上发了《河源市人民医院怪现象》一帖,质疑市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厅的护士,在给他的小孩配点滴药水时,原本药水剂量为50ml,却配了100ml的药水。

      据网友“末世纪恐龙”介绍, 11 日上午10 时左右,他带小孩去人民医院打点滴,排队领到41 号,当时广播已经喊到38 号了,却还等了一个半钟。输液时,整个门诊输液厅只有两个护士上班。而更令人气愤的是,医生给小孩开的药水剂量明明是50ml,护士却给用了100ml 的药水,找护士咨询,没想到护士态度很不好,说打多点药水是你赚了。

      13 日上午,记者来到输液厅了解情况,据当天给网友“末世纪恐龙”小孩配药的吴护士介绍,由于当天上午打点滴的人很多,自己一时疏忽,原来100ml 的盐水,忘记抽出50ml,直接在100ml 的盐水里配了药。后来病人家属拿着药水找到她,她向病人家属做出解释,也承认是自己的过失。病人家属听完解释便回到自己座位。大约10 分钟后,病人家属又找到吴护士,表示要换回50ml 盐水来配药。吴护士只好自己掏钱去买药给病人重新配药。而病人家属说隔了3 个病人却等了近一个半钟,据急诊科护士长吴女士说,这个情况应该不存在,可能是病人家属在听广播喊号时没有听清楚,应该是前面有10 多个病人在排队,病人家属却误以为只隔了3个患者。 

 






上一篇:找人借钱还赌债时被拒绝 偏执型分裂症患者挥锄砸死人
下一篇:央视到和平取镜 追忆48 名英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