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形象弥补说理的空洞
——谈初中议论文的写法
写议论文的要诀,在于学会分析,增强说理能力,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但是,初中初学议论文的许多学生心目中所谓的说理,成了“说说大道理,发发空议论”,笔下的文章自然空泛无力,肤浅苍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学生们不仅缺少抽象思维能力,更缺少形象思维。
有人说:“议论,让形象走开。”不少初中生由于误解了这句话,致使写议论文说理空洞,内容苍白。
议论文中之“形象”,不是要求像写文学作品那样,去刻画典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此“形象”当应让其“走开”。议论文中的“形象”,或指社会中的事例,或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或指自然、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这种“形象”,显于生活中,跃然于书上,是我们写议论文的宝贵资源。只要我们学会巧用这些形象,便能开启思路,充实文章内容,增强说理力度,弥补说理的空洞。
一、用形象诠释论题,洞开思路
初学议论文的人常常会感到,面对一个论题不知从何处说起,也说不出多少道理来。即使能讲一些理,也是写来昏昏,读来更昏昏。究其原因,就是不会利用形象进行分析。其实,只要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把话题化解成一个个我们熟知的形象,然后对这些形象加以思考,再进行概括、抽象,便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观点,然后逐层展开,言明道理。
比如“谈幸福”,我们可以联想到众多的人物形象,如马蒂尔德、葛朗台、范进;更有高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诵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吟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司马迁……
然后,对这些人物形象,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综合,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中心论点: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地位、财富,而在于实现自我价值,能为国为民作出奉献。
中心确立,思路洞开,论述层次,水到渠成。第一层,通过剖析马蒂尔德等反面例,阐明幸福“不是什么”;第二层,再通过分析杜甫等正面例,论述幸福“是什么”。此层可从两方面展开:一论幸福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二论幸福是为国为民作奉献。
二、用形象作论据,翔实有力
此法即常用的例证法,就是运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很多同学虽能运用,但往往简单化、表面化,常用一个观点加一个例子来完成例证,自然显得苍白无力。运用例证法,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观点和材料要统一,举例后应作分析。第二、叙述的语言要简洁,事例要作概括。第三、论证要叙议结合,叙为议服务。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说到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他们或是因为骂鲁迅,或是因为被鲁迅骂而被人们铭记在心。可是倘若我们换一个思考的角度,静下来细细品味一下他们的文章,就另有一番趣味了。周文,像翠竹临风,秀美之中不乏刚劲;林文,像闲云出岫,别有情致;梁文,也莫不是笔墨酣畅,挥洒自如。他们在各自的散文中,或吟苦菜,或吟乌蓬船,或说天,或论地,同样各具特色,饱含激情。与鲁迅的文章相比,虽不及鲁迅那样摧枯拉朽,充满大气,却也独有一番韵味。倘撇开政治以心平气和的心境去欣赏每一位作家的作品,我们同样会为他们精彩的文笔、隽永的词句而拍手喝彩。
我想,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我们如能撇开世俗的眼光,细细体味,就不难挖掘到它们隐藏在表象之内的本质。我们应该以一颗开放、豁达的心看待生活,热情地拥抱生活,让它愈加显现出灿烂与辉煌。”
这一例证之所以翔实有力,除引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的写作风格为例恰当外,所作的分析评价客观公允,使论述深刻精辟。
三、用形象进行论证,鲜明生动
写议论文议论文主要是运用逻辑推理,如完全进行抽象说理,难免枯燥呆板。若我们能借助于形象思维,用形象来进行论证,就可变枯燥为生动。
如下面这段文字: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竞失却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孩子是一群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
作者用鹰的故事类比今天的教育,为天下孩子立言,发出要让孩子自经风雨,磨炼翅膀的呼唤。这种类比推理的运用,使说理更深入人心。
可见,这种形象与推理的巧妙融合,把论证过程演绎成形象的画面,避免了逻辑、推理的抽象乏味,使论证生动而有韵味。
四、以形象作喻,明白透彻
这种方法就是借助于形象,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也叫喻证法。运用这种方法,能使推理深入浅出,阐理明白透彻,使读者容易接受。
请看这段文字:“公平就像荒漠里徒步跋涉的旅行者的一口活命水,同时滋润的,还有荒漠般枯涩的心;公平像茫茫黑夜里的一盏小灯,驱走了暗夜、孤独与恐惧,连原本茫然、惊慌的心,也变得充满希望。”
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公平比喻成荒漠中的活命水、黑夜里的一盏灯,形象而贴切地阐明了公平的作用。这种论证方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变呆扳为生动,既能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又使文章文采纷呈。
议论当凭其强大的逻辑力量征服读者,但和形象并不对立。若能精当而巧妙地运用形象阐明事理,不仅不会削弱议论的力量,反而会使文章说理深透又摇曳多姿,展现哲理性和文学性的统一美。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