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可悲·可敬——读《红楼梦》有感

      刚上三年级,我在爸爸的引导下读了两遍青少年版的《红楼梦》,人称“小红迷”,而且特别专注“研究”林黛玉姐姐。
      我在刚接触《红楼梦》一书时有点囫囵吞枣之味,认为林黛玉姐姐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弱女子,总是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伤心流泪,一副总不见天日的忧愁面容。她为了与青梅竹马、志趣相投的贾宝玉相恋,在封建社会里落到了一个悲哀的下场,我实在是为她的命运而感到悲哀,更为她的悲惨遭遇感到惋惜。但与此同时,我觉得林黛玉姐姐太过软弱了。虽然爸爸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我认为不管怎样,人就要活得像自己嘛,人家宝钗不也是坚强地活着吗?而且黛玉姐姐的身体也太弱了,书上压根没有提到她如何锻炼身体,只是不断提到她孱弱的身躯。可悲!
      第二次读《红楼梦》,我读得特别认真,而且把描写林黛玉姐姐言行举止的一些语句画下来或摘抄,猛然发现林黛玉是个诗、琴、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孩,而且还耐心地教香菱吟诗。特别是在“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章节中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在听爸爸的讲解和在网上查找资料后,我弄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对黛玉姐姐多了份同情。她一人来到贾府,在这里孤苦伶仃,寄人篱下,处处要小心处世,处处要留心观察别人,唯恐别人笑话她。丫鬟和仆人们都不怎么看重她,又没有人庇护她,面对落花又怎么不触境伤情?思念母亲又怎不落泪葬花呢?虽然黛玉姐姐自幼体弱多病,但她却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可敬!
          

指导老师  刘舒玉
     

      简评:这篇读后感写得有新意。小作者虽小,但却能推陈出新,一改过去“引用原文——联系实际——发表感悟”这一写读后感的模式,把自己前后两次读《红楼梦》,对林黛玉的不同看法写下来。通过对比,显示了小作者独到的感悟。“可悲”“可敬”是文中的点睛之笔,概括得很好。






上一篇:《弟子规》让我成为棒小孩
下一篇:不要沉迷幻想——读《堂·吉诃德》有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