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各种各样的交友方式

       上个世纪,学生交友的方式比较简单,对象主要是同学。他们之间因为同在一个课室或同在一个学校,相互间认识,成为朋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脉关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使越来越多的同学重视起友情,重视起交友来。交友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通讯设施的日益先进,许多同学交笔友、交网友的情况日益增多。有了广泛的朋友,同学们的生活更加充满阳光。

      五湖四海有笔友

      东源县双江中学八年级的学生黄江(化名)因为生长在农村,家庭困难,在学校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如人家,所以与同学在一起时,他总是有点自惭形秽,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所以很少与人交往,即使有同学主动找他交往,他也话语不多,所以性格变得内向。有的同学背后都说他患了自闭症。因为很少和同学玩,所以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书本上。但由于心情不舒畅,所以学习起来又往往事倍功半,成绩提高并不明显。
     后来,他看到《河源晚报·教育版》报脚上开设的《倾情岛》栏目上有同龄人写下的对人生、对学习、对生活的感悟,或是对同学、朋友的寄语。读多了,他便备受鼓舞。有一天,他试着给《倾情岛》栏目里一位作者——紫金县尔崧中学的一名同学写了一封信,希望与该同学交笔友。收到信后,那位同学立即给他回了信。经过多次的信件交往后,他们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黄江说,他以前的语文成绩不好,特别是作文水平很差,一上作文课就头疼,不知如何下笔。与笔友交往时,除了谈学习外,笔友还向他了解双江的风土人情、小吃特产等。为了完成笔友交待的任务,他只好在平时向周边的老人打听双江的自然历史情况,主动和同学接触。一来二往地,他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在写信时,为了不让笔友看出自己的写作水平低,每封信他都修改了又修改。交上笔友后,他几乎每周都要写一封信。信写多了,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写作文时,他再也不愁没东西写了。后来,他们俩还约定,看谁在《河源晚报·教育版》发表作品多。去年,他把听到的一个故事写下来投稿,发表在《河源晚报·教育版》上。他说,稿费虽然不多,但他非常珍惜第一次发表作品的快乐和意义。他一直没有到邮局去领取稿费,而是把汇款单过了膜当作纪念品。今年,他又在本报发表了一篇散文。
      据了解,因为在农村,电脑还没有普及,交笔友就成了农村学生交友的一种主要方式。据连平县隆街镇崧岭中学的老师反映,因为该校较为偏僻,没地方上网。去年有一名吴姓学生通过本报交上了一个在连平县城读书的笔友。不久,该笔友带上几个同班同学在星期天特地到崧岭中学去采风会朋友,令崧岭中学的其他同学羡慕不已。所以,自去年以来,该校找笔友的同学不断增多。每次《河源晚报·教育版》一到,同学们就争相传阅。他们除了阅读内容外,另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合适的笔友。
      为什么这么多乡村学生喜欢交笔友呢?一张姓同学说,与笔友交谈主要靠笔,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和衣着,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有心事了,可以尽情地倾诉,即使说出了秘密也不用担心笔友将之传到自己的学校,所以可以畅所欲言。因为笔友的联系方式都是真实可靠的,所以交友也都比较真诚,不用设防。这种方式不受范围所限,可以交到四面八方的朋友。

      虚拟世界有网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市经济水平的提高,网络应用在我市城区越来越广泛,网上交友的方式也随之日益普及。
      据了解,现在上网交友十分方便。我市大多数城区学校都有学校网站,班级开设有班级交流群。同班之间,同校之间的同学也可以在群中进行交流。有些同学嫌学校的群有限,因而想办法加入到市内的其他QQ群,或者在QQ中寻找其他的一些网友。
      去年,河源晚报小记者部成立,市区学校有300多名同学成为了小记者。为了方便小记者交流,河源晚报教育部设立了小记者多个群号。在群内,小记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谈人生,谈各校的情况,还可以和记者编辑们讨论采访写作的问题,大大方便了小记者工作,也进一步加深了小记者与大记者,小记者与小记者之间的关系。河源中学实验学校小记者龚克是较早加入小记者群的一个同学。他在群里除了和本校的小记者交流外,有时还和外校的小记者交流,这大大扩大了他的交流面。他说,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他一时没有素材,就在群内把这一问题说了出来,只几分钟,就得到不少同学的帮助。大家给他收集了许多材料及时发给他;有的网友还摘了一些范文给他参考。他母亲说,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上的东西鱼龙混杂,所以她平时对孩子上网管理较严,但孩子加入河源晚报小记者群,家长是可以放心的。所以当她的孩子受另一名小记者相约去一企业采访时,他们做家长的还特地用车送孩子去。据同学反映:河源地区有好些个学生群,他们也加入过,但因为管理不到位,一些成年人也混进学生群中,使群内人员混杂。特别是有些成年人还在群内推销产品,招生等,后来一些学生就较少上这些QQ群了。但本报小记者群要求用真名实姓,并经过报社管理员严格把关,因而人员比较清纯。有些同学不是小记者也要求加入该群。
     小记者谢妮说,多个朋友多条路,通过群,她认识了不少外校的同学,进一步扩大了交际面,同时也拓宽了视野,整个人的精神境界宽广了许多,学习起来更有信心了。
     张灵是市区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是一个网迷。无论家长怎么教育,他就是不听,一回家就上网。如果不让他在家上网,他则跑到网吧去上。为了让他从网上解脱出来,他父亲让他报名参加了舞蹈、乒乓球、跆拳道等培训班学习。他父亲说,让他参加这些特色班并不是期望他学到真本领,主要是让他能在培训班里结识一些新朋友,让其从这些朋友身上得到启发,受到教育,然后尽量少上网。而事实也如此,张灵对这些特色班的学习内容并没有特别的爱好,却在培训班里认识了不少朋友。星期天有空时,他会和这些朋友一起外出玩玩,放松心情。逐渐的,他上网越来越少了。据一跆拳道馆的老师介绍,抱着这样的心态让小孩来学习的家长并不是个别。


相关链接
        网络交友注意事项
      交友最重要的是真实!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一切均有假的可能。对刚相识却又不曾见过面的网友,在相交中不可过于相信对方,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
      1、如果对方给你的感觉太好了,甚至让人感觉有点不够真实,则要多加小心,不要随便向对方提供电话号码。
      2、当你和某网友相处时,发现聊天内容过分轻佻;或对方不断给你留言骚扰;或不是很熟识的情形下就邀请你见面;或见面时借机并企图将你带到偏僻的地点;或在室内的隐蔽空间与你独处;或声称经济出现困难,需要你援助时,就要特别警惕。
      3、最好是视频见人。如你发现对方总是找一些理由不想让你知道他的长相时,请将其列为缺乏诚意的网友名单。
      4、如果你感觉到时机还未成熟或者隐约有些担心,当对方提出见面时,你可以婉言谢绝。如果对方是真诚的,他必定能理解。尤其是不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与网友会面,也不要独自跑到别人家里做客。如果你确定要与网上有好感的陌生人见面,请记得要告知你的朋友你出门的时间和约会返回的大概时间,并留下对方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出门时请自行前往约会地点,绝对不要接受或请求对方到你住处。约会的地点最好是公共场合,也可以带上你的朋友一起去。选择一间自己比较熟悉的餐厅,并且挑一个客人较多的时间约会,这些都不失为一种安全的好方法。当你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可以结束约会,此时可以向对方表达你的谢意,然后道别。千万不可答应随对方一起到其居住地。






上一篇:致朋友
下一篇:张丹说课获全国一等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