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描写
通常我们所谓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就是结合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把人物是怎么想的写清楚。在描写人物时,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 ……”“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写作时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常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描写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擦燃一根根火柴产生了幻觉,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幻想世界。
运用想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作用。为了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还应当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经历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环境描写是指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