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古代建筑藏物谜

    制谜、猜谜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在古代,建筑工匠就很善于巧妙地融谜语应画、物之中,来表达特定的思想观念和美好愿望。

    当你走进古寺山门,大都可以看到主殿或前殿立有四大天王塑像:增长天王手执青光宝剑一把、广目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多闻天王拿混天珠伞一把、持国天王提紫金龙或花狐貂。这四大天王手中的发器便蕴藏着一道有趣的物谜——“风调雨顺”。

    原来,执剑的,因剑有锋,借谐为 “风”;带琵琶的,因能弹拨出音调,寓意为 “调”;撑伞的,因伞能遮雨,暗示为“雨”;而紫金龙、花狐貂的外表摸上去很柔顺,故寓意为“顺”。

    中国民间的一些照壁上还配有含谜成分很高的动植物浮雕,如芭蕉,取其谐音字为“招”;蝙蝠为“福”;扫帚会意为 “ 扫”;蝗虫,理解为“ 灾”;蜂窝隐指为 “封”;猿猴寓意为“侯”;帅旗会意为“将”;大象和鹿分别取谐音为“相”、鹤会意为 “寿”。

    这样一组艺术雕塑物生动幽默的谜意为:当官的要为政清廉,不可怀有吞天食日般的贪心,如果为庶民“招福扫灾”,就会 “受封侯,拜将相”,也才会有“添禄增寿”的好运。这些物谜,含蓄地表达了古代百姓的爱憎和期望。

    在南京,有座“漪澜阁”,原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机密房,这座阁的每扇门均刻有瓶、鼎的精美彩绘图案,据有关专家考证,瓶、鼎之图乃广东方言“平等”的谐音,是当年广东花县籍的太平天国革命领袖,在其取得政权后刻意留下的一种画谜标志,这两个图案寄寓着理想。

    巧妙地运用建筑、雕塑艺术来构设物谜讽刺祸国殃民的权贵,也是一种绝招。有这么一件趣闻: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太后连夜逃到保定避难,烦闷时常到行宫中的名胜“莲花池”赏荷,当时有个艺师故意雕了一座“莲叶托桃”,摆放在慈禧常去的地方,看似吉祥,可谜意却是嘲讽慈禧大敌当前,不敢抵御外侮,“连夜脱逃”(莲叶托桃)。

    这看似吉祥如意的“物谜”暗藏讽刺之意,明眼人一看无不击掌叫绝。

    各位读者,当你旅游参观名胜古迹时,可别忽略了这类精妙地方古建筑物谜哟! (李阳波)






上一篇:校园幽默(294期)
下一篇:世界十大迷人洞穴(三)——肯塔基州钻石洞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