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真情实感
“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一部作品语言朴实,真情流露,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便可称作佳作。其实,文章令人心动的不仅仅是巧妙的布局,华丽的辞藻,更主要的是内在情感的抒发。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所以,文章只有有了真情实感,才能有妙笔生花的精彩。那么,小学生的作文中如何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一、观察生活丰富积累
写作离开了生活,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观察、感悟、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角角落落。感动、悲伤、忧愁、快乐、苦涩、无奈,生活的多姿多彩也让我们的作文丰富起来。感情是诚挚的,它弄不得虚假,也只有当某些事、某句话、某个眼神真正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那个部分,它就令你难忘。记得一位学生作文中写到:春天万物吐绿,他便对母亲说:“柳树发芽了。”“是,柳树爆青了。”母亲的一句话令他惊叹不已。“爆青”形象地再现那种冲破冬的禁锢迎来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二、全心投入调动感情
“情到真时总动人”。朱自清的《背影》非字字珠玑,却句句动人。那“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早已成为永久的画面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如果你自己还未掀起感情的波澜,又如何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呢?
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曾这样写过:在寒风中,惨淡的月光平添了几分凄冷。我到了村口,远远地看到家门口的灯光中那个拉长的身影,飘动的衣襟却又看不分明。走近,迎着母亲那张熟悉的笑脸,我看到了却不熟悉的一双手,粗糙、干裂、布满血痕。我摘下手套,紧紧握住了那双冰冷的手……学生用心写出了母亲等候的情景。看着听者湿润的双眸,我相信这个作文写得很成功。
三、锤炼语言细节描绘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是事件的目击者,有的叙述索然无味,有的叙述活灵活现。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运用。一篇文章根据需要可以自由裁剪。不同的体裁,多种写作手法,可令文章变幻多姿。修辞的运用,可迅速抓住读者的眼,但在表达真情实感时,关键要进行细节描绘。
什么是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事件,细微特征(语言、外貌、举止、行动等)或场景的描写。好的细节描写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而且真实感人。如写一位女同学, “老师表扬她时,她低着头,手轻轻地拧着衣角”,一个害羞的女孩跃然纸上,远比直接描述要好得多。
如果笼统概括,即便是亲身经历,也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所以很多文章巧妙运用细节描写,令文章熠熠生辉。
有的同学误认为表达真情实感就是内心的宣泄,可以天马行空,无所顾忌。其实不然,作文应表达积极健康的真情实感。要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要关注生活,选择那些健康向上的情感来抒发。为情感插上理性的翅膀,让感性认识闪耀出理性的光辉。(康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