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无价 大爱无言
吴新源在精心照顾大哥
曾经健康活泼的小姐弟
曾经看到书上说,友情会淡,爱情会变,只有亲情亘古不变。经历增加、年纪渐长的笔者也认同这句话。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感情,那是一种流淌在血缘里斩不断的爱,不管亲人怎样,总会本能地关心对方,无论是贫穷或富有,是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互相的,不是单方面的,母爱是亲情,爱母也是亲情;二是立体的,不是专指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它还包括兄弟姐妹间的手足情,祖孙之间的感情,包括父母双方家庭成员感情、夫妻之情以及延至夫妻双方家庭成员的感情等。
忙碌的生活,竞争激烈的环境,功利主义充斥着社会的角落。人情冷漠、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等事件随处可闻可见。最维系人们之间情感的亲情似乎也变淡了。人们心灵深处也慢慢蒙上了除自己外他人不可相信的阴影。然而上天是仁爱的,他会在人间情感出现危机的时刻撒播爱的种子,不让温情的世界被冷漠吞噬。有一份冷漠,就会有更多的真情让世人感到温暖。比如汶川地震,全国人民都伸出援助的双手,奉献真诚的爱心。其实,这个世界还是温暖的,许多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大爱。且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至深的两件事吧:
火海中她用身体护住弟弟
2011 年2 月8 日,紫金县柏铺镇朱先生家发生火灾。他的一对儿女瞬间被火魔吞没。朱先生冲进屋子循着呼声找到了姐弟俩时,眼前的一幕令他终生难忘:五岁的女儿嘉怡搂着弟弟嘉文,蹲在一个角落里。熊熊燃烧的大火已经逼到了她的后背。她一边呼救,一边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将弟弟护在怀里!朱先生赶紧将姐弟俩救出来。弟弟嘉文的伤势较轻,经抢救后很快就能出院,但是小嘉怡的面部、双手、双脚、背部却都被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近40%,而且她的右手已经烧干,要接受截肢手术。医生说如果不是用身体护住弟弟,嘉怡也不会伤得这么严重。
五岁的小女孩,可能还不懂“亲情”这两个字怎么写,但她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她的行为震撼了所有的人,令许多大人都为之动容。
她为照顾大哥放弃学业
无独有偶,龙川田家炳中学一名高一的女生为照顾重病的大哥而毅然休学。
从今年1 月份大哥患上恶性脑瘤住院后,龙川县田家炳中学高一女生吴新源就再也没有回到学校。她休学了。父母年过六旬,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二哥、三哥要打工赚钱和筹集医疗费。大哥的疾苦她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她再也无法安心学习。“我必须承担起照顾大哥的责任!”她在心底暗自作了这样的决定。于是,她休学了,就为了照顾大哥。在医院里,她给大哥喂食、翻身、擦身、导尿、清理排泄物……在做了脑瘤切除手术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因脑瘤影响了视神经,大哥双目失明了。吴新源安慰大哥:“大哥别怕,我当你的眼睛。”
每天,吴新源牵着大哥散步,念书给大哥听,看电视时她给大哥当解说员……
感动与爱心汇聚成河
小嘉怡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火灾发生后,村民们捐款捐物,为两个孩子献爱心。全村共筹集到3 万多元善款。不少热心的市民专程到医院去看望她。市委书记陈建华在听闻此事后也带头捐款,并在公仆微博中留言,祝其早日康复。各大论坛的网友纷纷为她捐款并发布倡议书为其募捐。转发的博文有数万条,捐款数额也在不断更新中。这场爱心大接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有明星也加入其中。
市二小邓祥赜同学表示十分佩服小嘉怡的勇气,希望她能早日康复。河源中学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林欢同学说:“小嘉怡对弟弟的这种举动就是亲情呀!是用钱买不到的。”
吴新源大哥住院的医院医护人员也都为新源这种对大哥无私的爱所感动。有的医生给她提供民间单方;有的给她电话卡;有的给她食堂餐票。大家都在尽可能地帮她家减少负担。同时,一些不留名的爱心人士也在对他们进行资助。
同学和老师知道吴新源的休学原因后都替她惋惜,因为她一向成绩优秀,待人和善。班主任骆老师表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承担这么多,真的很不容易,希望她能早日渡过这个难关。吴新源的同学也希望她能早日回到学校,到时候他们会帮她补习落下的功课。
这就是唤起人性的力量,因为这些大爱的榜样举动,无疑将使更多现有的亲情加温,使迷失的亲情回归,使社会爱的力量增加。这些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在做什么,总有一双眼睛会关注着你。这双眼睛就来自你的亲人。无论你身处低谷还是高峰,不管你活得悠然自得还是气喘吁吁,这双眼睛都对你不离不弃,因为这是一种割舍不了的血缘联系。亲情,它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它像融融的烛光,在暗夜里温暖你的心;它像大海的航标,在你迷茫的时候指引你的方向。亲情,就是你我活着的最好动力。面对亲情,请不要作一名旁观者,请参与其中,从现在起,多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多跟父母沟通交流,不要嫌他们啰嗦;多关心年幼的弟弟妹妹,不要认为他们幼稚难教;多问候把你带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要烦他们耳背;多关心看着你长大的叔叔、阿姨、舅舅、姑姑,不要觉得扭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不要到了失去才后悔,就从现在起,珍惜亲情,珍惜所有吧!。
(本报记者 邓琴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