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小记者大舞台

      一年多来,河源晚报小记者经常出现在广大师生的视野中,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一名河源晚报的小记者也成了广大同学向往的目标。

      小记者队伍越来越壮大

      2010 年3 月8 日,来自市直中小学校、源城区上城小学的100 多名小记者代表相聚一堂,在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共同见证了河源晚报小记者队伍的建立。河源市教育局副局长陈俊荡也出席了河源晚报小记者部成立仪式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认为,小记者活动是一个很好的素质教育载体,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渠道。仪式结束后,小记者们欢欣雀跃,抛帽庆贺。

      其实,早在10 多年前,河源晚报就有了小记者,只是在去年才专门成立小记者部,对全市小记者进行管理和指导。过去的小记者如今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还在更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他们都说,经过小记者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去年初,成立小记者部时,市区有7 所学校设立了小记者站,有小记者300 多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除市直、源城区外还在连平一小、和平县阳明一小设立了小记者站。其他一些学校的学生也主动与报社联系要求加入小记者部,如连平县雁桥中学七年级的李歆、紫金蓝塘三中八年级的陈梅芳、源城区埔前二中的王家如、龙川新城小学的余文钰等,使小记者的人数接近1000 人,遍及全市50 多所学校,小记者队伍不断壮大。

小记者得到了锻炼培养

      “原本我以为军人应该很严肃的,错了,其实他们很和善亲切。”市二小小记者朱卓然在他的采访本中这样写道。

      今年3月,市区的小记者到武警河源支队教导大队参观采访。武警战士在营区大门两边排着整齐的队伍、敲锣舞狮迎接小记者们。小记者看到威武的战士肃然起敬,觉得可亲而不敢近,胆小的小记者还感到畏惧。但参观战士们的宿舍,看过战士们表演折被子等活动后,大家一下子拉近了距离。通过进一步的接触后,小记者们都觉得军人是值得信赖的,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看完了战士们的队形、格斗表演后,小记者们开始与武警战士进行家常式的交谈,有的还让武警叔叔教授武术。市二中有一位小记者,看到大家都在采访武警战士,她也想采访,但又害怕。她说,看别人采访时,她故意扯了武警战士的军装,但战士并没训她,而是对她微笑地点点头。她看到战士的笑容非常亲切才大胆地上前问了几个想问的问题。这样经过不断的接触,小记者们的胆量越来越大。她在文章中说,是这一次采访让她锻炼了胆量。有些胆小的小记者,活动时较少与人面对面交流,只在上小记者QQ群时才非常活跃。经过与其他小记者的群聊,他们增加了话题,也增加了见识,交了不少朋友,变得乐观起来。

      平时,大家看到高楼大厦外墙上的马赛克色彩斑斓,十分漂亮,但不知道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今年5 月,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的小记者就到了东源县联星马赛克玻璃厂参观采访。通过采访,小记者们不但了解了整个生产流程,也体会到了工人劳动的辛苦。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四 (3)班的张新宇同学在他的《采访让我增长了知识》一文中写道:“一进工厂,一波热浪就向我们扑来,使我们一会儿就满头大汗。真热啊!……这次参观采访不但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使我了解了生产过程,也让我明白了:绚丽的马赛克背后,有着许多工人劳动的汗水!”他表示:“今后我要认真学习,长大了发明一种更好的方法生产马赛克。这样,工人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市三小三(2)班李睿小记者到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采访后。他在《霸王花真了不起》一文中写道:“霸王花公司原来那么干净,那么宽阔!原来的安静也随着我们的到来被打破。我们兵分两路进行参观。一队先参观厂房,因为第一次来,有的同学竟然把一架巨大的机器当成了厕所(因为外面有许多门)。再往里面走,就是他们产品种类的展览。我才发现,原来他们的产品也分那么多种。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0 多种!”近来,在河源晚报社的组织下,小记者们到市博物馆、污水处理厂、军营、电视台、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紫金县黄塘中学、广东霸王花集团等 20 多个企事业、单位进行采访。采访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时事、文化、农村等不同方面,使小记者们学习到了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大家也在采访活动中开阔了眼界,体验了快乐,在小记者队伍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一年多来,河源晚报社又充分利用学校课外活动的时间或假期,请名作家和有经验的编辑记者轮流到各学校小记者站集中为小记者们开讲座,对“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文学创作”等进行系列辅导,使小记者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市一小小记者站指导老师说,以前一些学生写作文总觉得没什么可写,质量难以提高,经过报社编辑记者的指导后,学生们更加热爱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写的文章内容更充实,质量更好了。有的小记者已经从作文中收获了快乐。市三小小记者谢卓因为年龄小,好动,无心学习,其家长给他报名参加小记者。刚开始,他只是抱着好奇的心参加小记者活动。经过几次活动后,他慢慢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小记者写稿数量达到4000多篇,其中向《河源晚报·教育版》投稿约800篇,被报纸和网站采用的优秀稿件有200多篇。其中,河源中学实验学校的陈茜琳、市一小王雪淇、源城区城南小学的李莹莹等10多位小记者的文章总字数还突破了万字。连平中学叶拓商同学还写出了多个长篇,其中已经出版了长篇小说《轮回之恋》。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小记者的各项活动又要开展了。9 月24 日,河源晚报与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一起邀请了我市著名作家谢雄鹰为市区小记者开展了文学讲座。目前,有些尚未加入小记者的同学也想成为河源晚报的小记者,这些同学可以向设在学校内的河源晚报小记者站的指导老师进行咨询;没有设站的学校,学生可由老师推荐、小记者推荐、也可自己主动申请。此外,希望参加小记者系统学习和写作培训的同学,还可到兴源路银山大厦三楼的新思路教育机构参加小记者班学习。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小记者通过培养、锻炼,学到更多的本领!

      本报记者 谢雨望 见习记者 张晓艳






上一篇:三友集团送书下乡
下一篇:百名优秀贫困生获资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