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舟到天宫:中国一大步
从“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的横空出世,到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再到“天宫一号”顺利升空,中国人的问天之旅不断开启新的征程。
从神舟到天宫,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究竟实现了怎样的进步?
“天宫一号”发射后,不仅将与“神舟八号”进行交会对接,此后还会相继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交会对接。此举意义重大。对于浩淼天际中浪漫而精准的一吻,“天宫一号”的技术负责人杨宏这样评价,“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将意味着继美、俄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将为我国今后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探索、建造中国载人空间站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
1992 年,中国确立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杨宏介绍说,此前的10 多年间,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的发展战略;神舟七号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技术突破,拉开了第二步 “空间实验室阶段”的序幕。
如今的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是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站在神舟宽阔的肩膀之上,天宫开始了中华民族叩问天际的新探索。
●“天宫一号”的基本情况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度9米多,最大直径3.35 米,发射质量约8.5 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主要分为两个舱室,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前段框装有上海航天研制的对接装置,用于和神舟载人飞船进行对接。实验舱分为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其中前两部分为密封加压环境,可支持3 名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实验舱后锥段和资源舱是非密封环境,实验舱后锥段安装了再生式生命保证系统,资源舱安装各种设备如电力系统、太阳翼和发动机,为航天器提供在轨飞行和空间应用实验支持。
上一篇:感悟自然
下一篇:世界十大美景(二)——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