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与“坏孩子”
市区某中学李瑛同学,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家长、老师、同学心中标准的好孩子。可是,她从来不帮家里干家务活,相反,还要妈妈帮她倒洗脸水,洗衣服……不满意时,她还冲爸爸妈妈叫嚷。这样的孩子,能说“好”吗?
某小学五年级的刘涛同学是出了名的 “淘气鬼”,成绩差,是大家公认的“坏孩子”。可他却有一副好心肠。有一次,走路不方便的老奶奶不小心摔倒了,他急忙上前去搀扶,并一直送她到家。学校劳动技能课,他总是特别积极,特别卖力。像他这样关心体贴别人、爱劳动的孩子能说“坏”吗?
走进校园走进孩子
市二小六年级的罗亮(化名)同学性格偏激,不喜欢听不好听的话,经常和同学们闹矛盾,受到老师批评后不但对老师有意见,甚至怒目相对。
同学宋佳(化名)性格怪癖,贪玩成性,经常无事生非,受到老师批评后就撕作业本,然后躲避老师,不愿听老师教导。
这些是坏孩子吗?听听同学们是怎么说的。
同学甲:罗亮同学是坏孩子,经常欺负我。
同学乙:罗亮同学很自信,认为什么都是他的对。他很聪明。
同学丙:宋佳同学是好孩子,他拾金不昧,乐于帮人。
再听听孩子自己怎么说:
罗亮同学说:“爸爸最爱发脾气,经常喝酒,喝多了酒就发酒疯。爸爸不会辅导我写作业,考试成绩不好的话,就会打骂我……我爱爸爸,最希望爸爸不要喝酒,不要对我大吼大叫。希望老师能多关心我,我的理想是长大能当一名人民警察。”
宋佳说:“爸爸平时不在家,没人管我。如果没考到好成绩,爸爸回来就说我没用,用棍子打我……我希望爸爸以后不要打我,作业做不好时希望老师不要批评我。我喜欢跑步,打篮球,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长跑冠军。”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本性纯洁良善,像一张白纸,在这张纸上画什么就是什么。
老师心目中的孩子
班主任杨老师说:“罗亮同学学习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其父亲性格不好,经常酗酒,对小孩教育方法粗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与家长沟通后,家长认识并改正了缺点,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老师不计较孩子的过错,多与之接触,多表扬。这孩子学习进步很快,各科成绩及格了。
宋佳同学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父亲在外务工,很少回家,宋佳就由家里阿姨带着,缺乏父母之爱。我们也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专门邀其父亲回来交流教育方法,希望他多关心孩子成长。同时,我们给宋佳调换他喜欢的位置,多找他的闪光点,表扬他,让他体会到老师的关爱,还逐渐接近他,以慈母般的爱去温暖他,以信任的语言去鼓励他。宋佳很聪明,一段时间后,他成绩提高了,人也有了自信,变得活泼好动起来。”
这让记者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记者曾遇到过同样的事情。
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记者有一位好朋友,跟记者同班、同姓、同性别,只有一样不同,就是家庭环境不一样: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加上爸爸只顾着工作,没时间照顾她。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里,大家都嘲笑她没勇气。为什么呢?因为她一犯错误就哭。她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成绩也差,更不主动跟同学交往。只有记者和几位女同学愿意跟她玩。很容易看出,她的自尊心全被同学们毁了。记者也替她难过,并把她的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向她了解了情况后,像母亲一样地照顾她。不久,她的精神面貌好转了,每天都带着笑容上学,犯了错误后也勇于改正,不再哭泣,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成绩后来也名列前茅。记者觉得非常奇怪,不明白为什么她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放学后,记者怀着好奇心,把自己的疑问向老师一一说出来。老师却笑着说:“其实,信心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它,只要你鼓励一个人,他就会信心十足。就是说,只要你信心十足,做什么事都会很顺利。”
世上没有“坏孩子”
杨老师说:“我认为孩子是纯真的,在我心里没有坏孩子。”是的,孩子是纯真的。出现“坏孩子”的原因固然有社会、家庭的客观影响,但学校教育的主观方面也很重要。老师能否找出孩子“坏”的原因,能否有良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后天保证。
市一中初二班的李老师说:“作为班主任,深入了解过后,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
在同学眼中,李老师对学生非常认真负责。学生学习上、生活上有变化,他就会及时找学生谈心。班上有个女同学,家里有弟弟、妹妹。她总感觉父母不疼爱自己,偏爱弟弟和妹妹。时间长了,她的心理发生了扭曲,在家里因为琐事受到父母批评后,她就偷钱、偷家里的东西出来卖,还把父母的衣服故意剪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老师去家访,她的父母认为她是个坏孩子,性格极端,易发怒。老师找她谈心后得知,原来在她心中觉得从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家里总认为她是个坏孩子,所以她生气时就忍不住要报复父母。陈老师一方面和家长沟通,交流对待子女和教育子女的方法;另一方面耐心地开导女同学,给她讲做人的道理。一段时间后,这名女同学变了。她不再抱怨父母,和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后来成了班里的优秀学生。
让我们来听听青春期孩子们的心声。初三班的钟剑平同学说:“希望父母多给些自由空间,少些唠叨,不要对我们期望太高,我已经很努力了。”
韩东杰同学说:“我们学习压力很大,希望父母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我会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关注孩子的成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放下做家长的架子,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的兴趣,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以免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压力,导致孩子回家锁门,不愿和家长沟通。
班主任陈老师说:“现在网络游戏对许多同学影响颇深。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再加上父母工作忙碌,少沟通,这些孩子缺少关爱,自暴自弃。有的同学可以半个月不和父母讲上一句话。个别同学还与社会青年接触,交上了不良朋友,经常打架、惹是生非。要加强社会监督,家长重视,老师认真,共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利弊,让学生自觉认识,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有一则拿破仑小时候的故事或许对同学们有所启示。拿破仑很小的时候因为母亲去世了,性格变得叛逆,所以从小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连他父亲也这样认为。直到后来父亲娶了一个后妈,后妈不相信拿破仑是个坏孩子,给予了他信心,使他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中我们悟出一个道理: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所以,让我们多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多给他们鼓励和赞赏,让大家都变成好孩子!
见习记者 张晓艳
上一篇:举行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下一篇:市直初中教学研讨会召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