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的技巧
一、从文章的内部结构着手写作时,精心布局其内部结构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文章结构严密,条理清晰,流畅贯通。
1、线索。线索就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有了线索,才能把材料安排得体,贯穿有序。写文章像剥茧抽丝一样,事先理清线索,才能顺理成章地把自己所想的东西写出来。由于文章的人物有多有少,事件有繁有简,抒情有浓有淡,反映生活的面有大有小,因而布设线索的数量也应有多有少。一般地说,线索有单线(情节比较简单,只有一条线索。)和复线(情节比较复杂,有两条或两条线以上的线索,其中分为主副线索、平行线索、交叉线索、明暗线索。)
线索的安排方式:①以文理为线索。有些文章以主题的显示作为线索,串连材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是赞美春天。文章围绕这个主题先写“盼春”,次写“画春”,再写“赞春”,由情而景,由景而意,显示主题。② 以人物为线索。有的文章布设线索人物,这个线索人物在作品的事件中,仅仅是个穿针引线的次角色。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是线索人物。③以物为线索。如莫泊桑的《项链》,是以物为线索组织情节。④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应注意主线与副线要合理搭配,巧妙组织。⑤ 以感情为线索。通过感情发展变化为线索来构制篇章,常用于抒情文体。
2、脉络。脉络是作者观察、认识事物时思维活动过程的路线。文章的脉络是作者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思维活动的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再现。脉络具有以下特点:
①条理性。指思想脉络要有顺序、有层次。
②贯通性。指思想脉络的表达,不仅要有顺序,而且各个次序内容之间要有严密的联接关系,如衔接关系、并列关系、总分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不论哪种关系,都要合乎逻辑。
③严谨性。指思想脉络细密,没有漏洞。提出论点,加以论证,论证过程要严谨,分析问题要合乎辩证法,防止片面性。这样,文章的内容在逻辑上才能周严缜密,无懈可击。
二、从文章的外部结构着手
1、层次和段落
层次和段落有区别,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
2、层次的安排方式:
①记叙文体安排层次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1)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安排层次。这是纵式结构。2)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安排层次。这是横式结构,先看到的先写,后看到的后写。3)以作者的主观感受,认识发展、感情变化为契机安排层次。作者认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形成一个层次,先抑后扬,曲折跌宕。4)以意识流动为顺序安排层次。这是心理结构,通常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手法来显示意识流动。
②议论文体安排层次的方式有四种::11)总分式。即各个层次之间是总分关系,先 “总”后“分”或先“分”后“总”。2)并列式。即各个层次是并列关系,从各个侧面论述,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3)递进式。即各个层次之间是递进关系,全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4)对比式。即将一对相反的材料,对照起来安排,形成反差,从而有力地突出主题。
2、过渡和照应。这是使文章内容前后连贯的一种重要结构手段。
过渡的安排有两种:一是内容转换或事件转换的交换、时间转换或事件转换的交接转折处要安排过渡;写议论文,论述问题转换时,要安排过渡。二是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变动时安排过渡。
照应的方式有两种::11)结尾和开头相照应。2)正文和标题相照应。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