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快乐星期三

同学们正在炒锅前大显身手。

       现在城市里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和祖辈对“独苗苗”百般溺爱,养成小孩任性骄横的坏脾性,与人合作、社会适应和自主能力比较差,依赖性强。大部分小孩在家里基本上都不会做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部七年级开展了德育实践系列之“快乐星期三·欢乐烹调”活动,拉开了学校今后“快乐星期三”德育实践活动的序幕。

      买菜之乐

      烹调是做饭菜的操作过程。“欢乐烹调”活动,就是组织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做饭菜的活动。

      星期三14:30,活动准时开始了。

      七年级各班以班级现有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必须提前制定好菜单,交由班主任审核,确保食物搭配合理。小组长负责分工,分为采购、洗菜、刀工、配菜、烹饪等工序。各小组各自准备4-6 个菜,菜式由小组自定,组长收取每人10 元的菜金。学生自带电磁炉、炒锅、炒铲、案板、洗菜盆等用品。

      记者跟随负责采购的七(4)班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到永和路农贸市场。市场内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各种蔬菜琳琅满目,水产、鲜肉等样样俱全。同学们东看看,西瞧瞧,兴奋极了。

      古耀辉和赖文斌两个小男孩十分机灵,一个菜摊一个菜摊地走着看,比质量,问价钱。当走到一位大叔的蘑菇摊前,看到蘑菇非常新鲜,他们就问:“叔叔,多少钱一斤?” “5 元一斤”,“哇,这么贵?叔叔,我们买 2 斤,给你8 元钱行不行?”老板笑着回答:“多新鲜的蘑菇啊!算了,看你是学生,就便宜卖给你们吧!”买到新鲜又便宜的蘑菇,两个人乐得合不拢嘴。前面两家卖蘑菇的非要2 斤 9元呢。

      再看前面买青菜的两位女同学。她们拿起一棵湿漉漉的青菜问:“阿姨,这菜心没有虫眼,是不是打了农药的?”“小同学,你尽管放心。我这青菜没打农药。”两个女同学拿起青菜左看右看,又放在鼻子前闻闻。哈,别小看这些同学,买菜还挺会挑拣的呢!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嘻嘻哈哈地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后才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买。30 多分钟后,菜买齐了,蘑菇、瘦肉、豆腐,青菜,番茄、鸡蛋……应有尽有,荤素搭配合理。同学们拎着大包小袋,开心地走出了农贸市场。

      做饭之乐

      看!食堂外长长的水池边站满了人。负责洗菜的同学将袖子挽得高高的,打开水笼头认真冲洗着青菜。

      食堂内更是热火朝天,一片繁忙的景象。餐桌上放着做饭用的电磁炉、锅、碗、调料、青菜、肉类等。172 个同学,分为20 多个小组,有的在切菜,有的在打鸡蛋,有的削土豆皮,有的剥玉米……同学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整个食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嘭嘭嘭”,一阵擂鼓似的声音传过来。走近一看,一个男同学正熟练地剁牛肉馅呢。他先将牛肉切成细丝,然后用刀密密地剁,就像奏乐一样,挺有节奏呢。他是七(1)班的何文达同学。今天他要为大家做的是他的拿手菜——香酥肉丸。只见他把牛肉剁碎后,拿起一个豆丸,用小刀划成十字型后,再把牛肉馅放进豆丸内。小组其他同学也在旁边学着做。一个、两个,很快就做好了一盘。

      何文达还真像个厨师。他系上围裙,拿干净的抹布先把锅擦干净,然后再把电磁炉擦干,打开电源,向锅内倒入适量的油。待油热后,他用筷子夹起一个个肉丸放入锅内。肉丸在锅中欢快地转动着。几分钟后,一个个金黄色的肉丸出锅了。“真香啊”,同学们闻着香味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尝一尝。你一个、我一个,转眼间一盘肉丸就被“尝”完了。

      何文达的厨艺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夸奖。他十分兴奋。看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样子,他接着又开始做第二道拿手好菜——榨菜炒鸡蛋。他将同学们递过来打好的鸡蛋、榨菜均匀地倒入锅内,用炒铲翻了几下。不一会,一盘香喷喷的榨菜炒鸡蛋就出锅了。

      叶康源同学在旁边忙着打下手,递菜、递锅盖、端盘子,忙得不亦乐乎。他笑着对记者说:“这是第一次和同学们在一起做饭,很开心。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精神,也体会到了妈妈在家做饭的辛苦。回家后,我要孝敬父母,也为父母做一次饭。”

      那边还在忙碌着,这边七年级(2)班的13 个同学已经围在桌子前开始吃上了。他们吃的是热气腾腾的麻辣火锅,还有炒鸡蛋、炒香肠。“厨师”朱煜桦还在一边忙着。他乐呵呵地说: “大家别抢着吃啊,等我一下啊!”同学们围在一起吃火锅,特别快乐。自己动手做的饭菜,吃起来也感觉特别香。

      学校食堂内弥漫着饭菜的浓香,充满着欢声笑语。

      实践活动真好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确实能改变人。朱煜桦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会用电磁炉了,也会切菜了。回家后,我可以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活了。”

      女同学李娜(化名)以前在深圳读书,后来转到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刚来时,她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还有早恋倾向,在学校经常遭受同学们的冷眼。老师发现,李娜的社会交往能力很强,举行篮球赛时,她组织的拉拉队特别棒,颇有韩国明星风范,让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这次活动中,李娜任一个小组的组长。她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小组获得了一等奖。她说:“实践活动让我和同学们的关系融洽起来。我非常开心啊!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力争文化课成绩也赶上来。”

      据学校德育处易雪松主任介绍,该校近期将开展7 个系列的课外活动,“欢乐烹调”是初次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分色、香、味、创新、卫生等5 个方面来进行评分,每项20 分,设置一、二、三等奖,以此激励学生的参与兴趣。校方表示,今后还会经常性地开展类似的活动。

      本报记者 张晓艳






上一篇:老校友深情系母校
下一篇:诗歌赛上获佳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