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如何做到真情流露
作文离不开认识,只要是写作行为,就是认识的再现。我们也因此看到,只要是写作行为,就特别强调观察。有了对生活的观察,才有对生活的认识。但我们也看到,今天的学生,当生活现象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但没有形成思考,印证了黑格尔说的一句话:“熟知非真知。”认识有“眼光”,就是要求我们不能泛泛去看待生活现象、认识生活现象,必须去分析它,解剖它,并通过分析、解剖,形成自己对一种生活现象的独特认识,在这样的认识面前,我们才能写出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思考的作文。
二、要具独特
当然,我们也看到,“眼光”的高下、敏拙、长短等,都与认识者内存的文化意识有关,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去强化我们的文化意识,我们的认识差异就会显现出来。
我们还应该看到,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以文字记载自己的思维成果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思维创新,促进思维深化的过程,只有经常把自己的思维用文字整理出来,我们才能在认识的文化差异上,缩小差距。
三、要有真情
首先必须建立在“ 真”的基础上,既可以是生活的“真”,也可以是审美的艺术的“真”。如果我们在写作之前,缺少 “真”情感的酝酿,而只是想到呈现给别人一篇作文,那我们作文的情感就不能做到打动人。
有些命题思考定位就在情感上(注意:我们同学的作文构思可不是这样,在他的审题中,首先想到的是我要去记录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而忽略了一篇文章的情感定位!),喜怒哀乐要在文章中能得到具体呈现,且情感呈现的过程又符合生活逻辑。
写作理应是对学生自我感悟、自主表达、自我展现等愿望的满足,只有让学生融入自由、开放、宽松的写作氛围之中,才能够指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四、要有理性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紧密相关的,没有思维的广度就不可能有思维的深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录我们的生活现象和认识、情感时,能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开掘它。角度多了,你的思考的空间随之开阔了,你选择可写的内容也就会丰富起来。如果从临场应试作文的写作来看,因为你的思考空间开阔了,你选择的写作材料就会避免和别人撞车。
同时我们要看到,思维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性思维层面,即使具备了一定的广度,也不会具备思维的深度的。今天学生的作文,大多停留在感性思维层面,知道去叙述一件事情,而不知道叙述的事情能不能给别人带来思考或情感的愉悦,使“写成的文字往往可以成为思想的刺激剂”(朱光潜语),究其原因就是理性层面的思考缺失。写作是要再现生活,但同时必然是生活的升华。我们必须完成对生活现象的认识和总结以后,我们叙述的事件才有了主题,才有了给别人的理性的感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