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选择

     我托着腮,一动不动地盯着眼前的一大叠作业,心里乱糟糟的。妈妈见我这样,硬是拉我去爬梧桐山。

      在山脚下,我们遇到一个看似脚有伤的老人——大半头发已经灰白了,脸上尽是痛苦的神情,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举着一只碗,可怜巴巴地望着我们,嘴中还念叨着什么。我一看他的样子就心生厌恶,避开他的眼神绕过他。可他的声音却一直在耳边回放着。我转过头,心中有点怜悯。他是在等待什么么?

      刚爬到半山腰,就听到了歌声和电吉他的声音。好奇心引我走近去探个究竟。原来,是一个吉他手在忧伤地弹唱着。声音竟那么洪亮,似乎在宣泄。我被震撼了,搜遍全身只有一元钱,但也是鼓励啊。我放慢脚步,缓缓地把那张钱放入他面前的一个大袋子里。

      突然想起前天晚上,我与朋友看电视。有一个节目讲述了一群市民不顾自身安危救病狗的事情。朋友愤然,“啪”地一声关掉了电视:“现在的社会上,多少人还在困苦的环境中生活着呢?去救那些狗,还不如想想怎么拯救我们人类!”

      我扫了一眼愤怒的她,发现我竟如此平静。

      一辆摩托向另一条弯曲的小路驶去。爸爸莫名其妙:“那条路那么多的荆棘,他不怕伤到自己?”

      我笑“:这是他的选择。”

      (冰儿简评:由爬梧桐山看到两个不同表现方式的人,到想起一档救狗的电视节目,再到最后一辆驶入荆棘道路的摩托车,读者一路读来一定充满疑惑:作者到底要说什么?而点题却在最后一句话。山脚的乞丐以可怜引人同情,山腰的歌者以演奏赚得鼓励,电视节目中的市民热心救狗,摩托车主选择弯曲小道。这都是他们的选择。虽然文章点了题,但对生活意义的揭示却不太明了,因而起不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上一篇:我是谁
下一篇:“比较”之我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