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无声的唠叨(小说)

     她又在大街上和人家吵架了,骂得如同冬季的飓风,寒心且让人震撼。

      说起她来,她那吵架的神态,绝不逊于泼妇骂街,哪怕骂得海枯石烂,地动山摇,她永远都不会觉得累,就像刚念开场白,不然她就不会是朱秀英,我的母亲了。

      人们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母亲那张快嘴,在外风雨双生,在家则将唠唠叨叨劈头盖脸地朝我们姐弟袭来。

     一大清早就被争吵声吵醒了,我不能容忍被人赶走我的睡意。

      “这证据明明就摆在眼前,你还抵赖!”

      “我没偷就是没偷!”

      “连鸡窝都打翻了,还像找黄金一样地找借口。难不成我家养着的是金鸡?”

      原来,母亲因鸡蛋丢失,与邻居发生了这场口水乱战。这种事我见多了,于是不再理睬。

      后来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早餐时,桌上多了一个煮鸡蛋!

      姐姐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了。姐姐的未婚夫好不容易来到家里。母亲就拉着姐姐问上一番,什么吸烟喝酒不,家里住得偏僻不,富裕不?

      被母亲这么一问,姐姐生气了,说道: “到底是结婚呀还是斗富呀?难道贫穷的地方就没有苍松和灵芝吗?”

      一晃就是十几年,我也长大了。在母亲的唠叨下,我麻木的神经猛地发现,该有个家了!

      姐姐和姐夫回来看望母亲,同时前来祝贺我。但晚上她却和母亲发生了争执!

      姐说:“为什么我的嫁妆就那么少?而弟弟的却那么丰厚?”

      母亲叹了口气说:“现在经济好些了,我们能给就多给点吧。况且你大,该让让他!”

      “为什么要让他?”

      “反正你得让让他,不然你永远也别进这个家门!”

      “够了,你总是向着别人!难道捡来的比亲生的还贵重?我到底是不是你的女儿呀?”说完,姐姐夺门而出!

      她们的对话让我知道了我的身世。我是母亲从路边捡来的孩子。我哭了很久,开始恨她,我的母亲,恨她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由于乡村的风俗,我带着妻子准备回她家去见见岳父母。鉴于母亲的坏脾气,我们偷偷地启程了。这天天气比昨天的暴雨好了些,不过还是很阴暗,让人感到隐隐的不安!

      路上很大雾,路面也很潮湿。

     突然,前方出现一个人,双手张开,木木地站在路中心。我不得不停下车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母亲!我想,看来她又要唠叨个不停了。我忙开大音乐声。可就在这时,母亲头上的那个山坡塌方了。一声巨响,母亲消失在我眼前,前方只留下一堆黄土!

      缓慢地回到家。邻居说:“还好你们没事!我听新闻说,你们走的那条路很危险,可能发生塌方。幸好你母亲也听到了新闻,连早餐都没吃就跑去告诉你们……”

      我关上门,不吃不喝,直到妻子叫我一起整理母亲遗物时,才勉强出来。我们把母亲的东西都烧掉,只留下一封信。信上说,他们极其贫困,没办法把孩子养活,恳求捡到孩子的人能把孩子养大并让他成为一个好人。我知道那孩子是我!

      如今,我常常希望能听到母亲的唠叨,却再也听不到了……

      (冰儿简评:不像其他歌颂母亲的文章,本篇小说是以一种不叫人喜欢的形象让“母亲”出现在读者眼前。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母亲”那善良、正直、无私的品格却逐一展现,直到最后,“母亲”因赶去通知 “我们”而遭遇塌方。至此,那个不讨人喜爱的“母亲”形象一下变得高大起来,让人感动而肃然起敬。小说构思奇巧,人物性格描写基本相符,但毕竟因为生活积累还不够多,因而写得还稍嫌稚嫩。)

     






上一篇:爱的领悟
下一篇:青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