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座位趣谈

     我们班是一个集体,这里的座位安排情况经过我多年研究,也算小有成果。不信?请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说前排的座位。坐前排的同学真可谓“多灾多难”。你想,在老师眼皮底下轻声嘀咕、做小动作,老师站在讲台上“ 一览众山小”,哪一个不“ 原形毕露”?老师检查背诵,总喜欢从第一排开始,所以前排的同学常常会受到“ 优待”。后面的同学特别感激他们这种“造福后人”的奉献精神。

      中间的座位可是难得的“风光宝地”,这里聚集了不少高手。在老师眼里,他们是乖男娇女,是出类拔萃者,因而他们风光占尽,班里的“三好学生”奖牌几乎全被他们囊括。他们的队伍中常会莫名其妙地爆发出一阵笑声,引得“前人”回头,“后人”翘首。

      靠近教室墙壁、窗户的位置相当于 “包厢”,听课或做作业累了,头枕双手,背靠墙,闭目养神,悠哉乐哉!不被注意。窗户的开放程度都归他们管理。你可别招惹他们,不然大冷天给你开个通风口,让你好受。他们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望风”,常常在不经意间一声“老师来了”,能让人声鼎沸的教室瞬间万簌俱寂。这时他们会摆出一副“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模样。

      最后两排的位置是教室的“水泊梁山”,这里的好汉平均1.60 米以上,硕大的块头,令人望而生畏,班里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豪杰多聚于此,而我1.75 米的身高就当属全班的“第一好汉”了,哈哈!当然也有犯“师规”,被“发配”这儿来的,一“好”搭一“坏”,这倒符合生态平衡。

      这就是我的研究成果,说小有成果也不算过分吧?

      指导老师:陈小凤简评: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源于小作者对周围人物细致的观察和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小作者用调侃的语气和幽默的语句,描绘了坐在教室前、中、后的同学的神态、动作,生动逼真。看来,写作文,不一定就要用非常严肃的语言。座位趣谈源城区下城小学六(5)班王朝􀤋






上一篇:牵牛花和竹子
下一篇:买豆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