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的几种方法
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底起。”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的成功与否,基础打得是否扎实,这对学生今后的作文有极大的影响,而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打牢学生的写作基础,为他们在今后作文中铺平道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累词汇,丰富学生语言
一个人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让他们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低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够运用不少词语,其口头表达能力远远超过所识字的范围,因而从记字起,应该注意不让学生单个地机械识字,而是将字组成一组组浅近易懂,丰富多变的词汇。如让孩子连词,写一个“手”字,要他们在“手”字的后面和前面填字成词,连不起了,提示他一下,这一次实践再不出来了,不要勉强,不要指责,把已经连起来的保存好,下次他们有了新的发现,让他再补上去,学生们会带着这个没做完的作业,寻求更多更好的答案。这样,学生会主动地要求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一字组多词的训练,学生将加深对字义的理解,并提高产生新的联想的能力,一字组多词后,再要求学生进行逻辑归类,这就把培养扩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结合起来。
词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语言和思维有重要的意义,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时,教师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词汇教学的内容,哪些词语要求正确理解,哪些词要求运用,哪些词要求熟练掌握,心中要有个数。教学中必须结合认识事物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体会它的感情色彩,并通过同容易混淆的词比较,给句子换词、填词,进行词语搭配归类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努力把学过的词语运用到句群训练和小作文中去,使词汇成为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如:学习《温暖》一课,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重点讲解,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的词语“整整”又“紧紧抓住”,描写清洁工人对周总理无限崇敬的词语“ 望着”“ 激动” “说不出”等。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而且要求他们在复述课文中运用。然后,安排一次看图作文,以《关怀》为题,写周总理关心孩子们学习的小故事,让学生应用这些词语说话、写话。
此外,经常性指导学生背诵诗歌和课文的精彩段落,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展出学生《词汇集》等也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优美的词汇,发展连贯性语言。
二、强化听说训练
听、说、读、写的关系密切,彼此相互作用。听和说的能力提高了,读和写的能力也会随着提高,听说训练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初级阶段。
听、说训练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内容,开拓思路,使他们喜欢听,听后有话可说。选择训练内容,要适合儿童的认识水平,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力求做到具体、形象,为学生所熟知的。无奇不有的自然景观,适宜儿童的社会生活,浅显易懂的科学常识,富有幻想色彩的童话故事,均可编成说话的材料。小学生进行口头语言的训练过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工的过程,为了提高听、说能力的训练效果,必须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训练小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多种途径相互配合。首先,要注意立足于课内,在阅读教学中贯穿听说训练,同各项语文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要重视课外学习,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学习活动。多种途径训练听说能力,不仅创造了学习语言的良好环境,使学生有多练的机会,而且也便于各项语言能力的训练的相互配合。
三、抓紧写话训练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成效让我坚信,发展书面语言,实施“从说到写”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进行写话训练,必须从“说话”入手,边说边写。说写结合,由易到难,循序前进,逐步提高。并把写话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应用阅读中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写话的能力。此外,还可寓写话训练于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例如:星期天让小学生跟家人上街买菜,回来之后让他记一份菜单,告诉他分成三项:一项是荤菜,一项是素菜,一项是调味品。他很快地写好了,高高兴兴地完成了任务,这时他会感到,动笔写是有用,老师表扬了,再向他提出新的要求:味精是什么颜色,酱油和醋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冬瓜是什么样的?炒熟了的虾颜色有什么变化?学生按要求描述,并写出来,从中又培养了观察能力。又如: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让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买一本台历,要求学生每天早晨翻台历的时候把昨天一天当中做过的,选择一件或两件最值得写的事记在台历背面的白纸上,学生也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写日记。
上一篇: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