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方法的分类与类型
首先按叙述的详略,叙述方法可分为概叙法和细叙法。什么是概叙法?概叙的含义是相对详叙(或叫细叙)而言,就是概要,概略的意思,即对某种人物、事件、场景、外观、品种、情绪等做概括的粗线条的叙述。有人又叫它“从类并叙”。这种叙述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它包含得越广,文字又简明,它就越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什么是细叙法?细叙法是对人物事件进行详细的具体的叙述,它是和概叙法相对而言的,又叫详叙法。其作用在于通过详细、具体的叙述使读者更多更深地了解事情的复杂情况和曲折的变化过程,以引起关注、同情或共鸣。
其次,按叙述的顺序,可将叙述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几种。
(一)顺叙。顺叙法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反映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过程,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叙述方法。按照时间顺序来反映人物事件的原委,便于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格局,便于安排材料,写起来也比较顺手,眉目清楚,层次分明,情理协调,文章气势易于贯通,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文学史上许多的名作,像《桃花源记》、《藤野先生》等, 都是采用这种叙述方法的。
(二)倒叙。它是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产生惊奇之感,然后再一步一步揭示这个高潮或结局所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因此倒叙不是逆叙,不是逆推理。在一定范围来说,倒叙事实上是顺序的一种变通。比如鲁迅的《祝福》、《伤逝》等作品,大体上都是用倒叙手法写成的。祥林嫂悲苦的一生,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等作品都是把人物的最后结局在开头告诉了读者,然后把人物的经历一层一层展开,使读者看清了这些悲剧的社会根源和人物自身思想上原因,从而启发人们去追求合理的人生。
(三)插叙。它是在人物事件原定的叙述线索适当的地方,插入某些情况的介绍,交代某些关系,或对某些矛盾作侧面说明。插叙的作用,首先是增进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情况的了解。此外,这种中断或停止,也适应读者心理,使其感到有张有弛,活泼轻松。在鲁迅的《故乡》中,“我”和“母亲”谈到润土时,插入少年润土和我的友谊的片断,就是追叙的例子。又如那些把上文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必要交代的片断叙述,按习惯称补叙。这种文字一般并不发展情节,仅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原来叙述的内容。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插叙,插入的叙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远,由今及古。这种插叙有人称为逆叙。
(四)平叙。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生的事,称为平叙(古人称之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种叙述方法可以先叙述一件,再叙述一件;也可并行交叉地进行。前者,就每一件事来说,是一段顺叙,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是平叙。后者则紧密交叉,齐头并进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平叙,是较为常见的。只要强调了时间概念,各在起讫处加以必要照应,就可以了。
上一篇:叙述方法的分类与类型
下一篇:门,其实没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