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补叙法的应用

     补叙是指在叙述的过程中,为了使文章有头有尾、脉落清楚、情节更加完整充实,用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或者基本事件已经交代清楚,为了不破坏文章的统一,后面再对某一情节作个补充说明。补叙,是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中,某个片段的后置。

      补叙与插叙,既相同,也不同。相同的是,二者在表现形式上:1、都是楔入(插进) 主要事件的叙述进程之中;2、都是对上文作的补充交代;都是造成了主要事件在叙述时的停顿。不同的是:补叙,一般没有情节,在它的前后,也不一定要用“过渡”文字(过渡句);如果删去补叙,上下文仍能衔接起来,不影响原来行文的脉络。“插叙”在文中;“补叙”居文尾。

      要灵活运用好补叙法,可以在文章前面的叙述过程中,选准角度,故设疑团,然后在适当位置进行补叙。这样可以加强情节的曲折性,增加悬念,更能使文章变得扣人心弦。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进行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补充,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在于发展情节、补叙事件,而只是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运用补叙法时必须遵循其应有的自身特点,一是要紧扣前面的叙述,只补充其需要的部分,切不可过多地节外生枝;二是注意补叙过程中文字要简洁,叙事要精练,切忌啰啰嗦嗦,不能拖泥带水;三是补叙应当顺其文势,把补叙部分放到合理的位置中,而不是随便想放在什么位置就放在那里,要合乎情节发展的逻辑,使人读起来自然流畅、结构紧凑、跌宕起伏。如果补叙内容不合理安排,则容易造成文章出现突兀现象,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小英雄雨来》的补叙(这篇文章的补叙,可以说是运用“补叙法”的典范,若能理解好,同学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地用补叙法来写文章。),文章在接近结尾时,曾写道鬼子军官下令枪毙小雨来,乡亲们听到了枪声,都难过得哭了。后来,大家到河边去找尸首,惊喜地发现:在芦苇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还是那么像个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一手抓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这时,大家才如梦初醒,惊叫起来: “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这段,对雨来没死的原因,做出了补充说明,既对人物性格更加突出——他机智、勇敢;又使情节发展波澜起伏。)






上一篇:考试之后
下一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