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创文”添砖加瓦
学生志愿者们在茶山公园打扫卫生。
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取得圆满成功后,不久前又提出要用6 年时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
与其他创建活动相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具有含金量最高、牵涉面最广、申报考核最严的特点。每3 年才命名表彰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而且每批表彰的名额不多。目前我省仅有深圳、中山、惠州、东莞、广州、江门6 个城市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和我市的部署,我市要通过3 年努力先拿到“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再通过3 年努力才能拿到“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因此,最少需要6 年时间才能创建成功。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学校,老师一直强调要讲文明,但是就有那么一些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自身与身边的文明。因此,我们要克服不文明的缺点,做文明守纪的好市民,为我市的“创文”工作作贡献。
不文明表现逐个数
浪费不应该
虽说农村生活艰苦,但是在一些寄缩制学校,却随处可看到浪费的影子。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有饭堂,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点菜买饭。按照一般情况,一餐5 元多的饭菜基本可以应付,但有些同学一买就10 多元的饭菜,吃了那些好吃的后把不喜欢吃的就倒掉了。更有甚者,为了与吃完饭的同伴一起走,有些同学竟将没动几口的饭菜倒了。在食堂的阿姨说,一些学生不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不会根据自己的经济买饭菜,有的还有攀比心理买大盘的饭菜,吃不完就倒在桌上或桶里,所以每天的垃圾桶都是满的。许多城镇学校是让学生统一在学校吃早餐。一些学生说学校的早餐花样少,吃多了就觉得腻,因此一些学生或在家吃早饭或在街上小店里吃了早餐到校。他们认为反正自己已经付过伙食费,不吃白不吃,因此分早餐时也要一份,但因为吃不下,所以又倒进垃圾桶。说起学生浪费粮食的事,厨房的阿姨们都直摇头。
真正吃饭时不吃,但课间肚子又饿了。不少同学便挤到小店里买饼干、面包等食物。同学们在这样做时不知想没想过,他们挥霍和浪费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脚下不留情
在市区的一个校园里,到处是绿油油的树木,大片大片的草坪,环境十分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在校道的一个花圃却有一条人踩出来的小路,与这美丽的校园很不协调。下课时,有的同学为了抄近路,趁老师不注意就从花圃上踩了过去,把花草踩得东倒西歪,露出土面,十分难看。难道践踏草坪的同学不知道植物也有生命吗?其实,大家都看得到,花圃边上就竖着一块写着“爱护花木”的宣传牌。爱护花木,就要从少踩一下花木开始。只要大家都爱护一花一草,校园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脏话随口出
据不少同学反映,虽然,老师要求大家平时不能讲粗话、脏话。但当我们漫步校园或三三两两一起玩耍时,时不时会听到 “靠”、“操”、“白痴”、“我毁死你”之类骂人的不文明语言。
把脏话当口头禅的同学可真不少,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有不少同学说不知道,只是觉得时不时露一句这样的话非常酷。似乎说脏话是一种时尚。有的同学面对不文明行为时,为表明自己的批判态度,便破口大骂,以牙还牙,不曾想,在鄙视不文明的同时也在制造不文明。
垃圾随处丢
现在,在校园内乱丢垃圾的同学越来越少了,因为学校有制度,有评比,如果哪个同学丢了垃圾被发现,同学都敢批评。但是在校外乱丢垃圾的情况却不少见。放学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校门,有的同学都被街边小店飘出的香油味吸引着到小店买零食,他们边说笑边吃东西,包装纸往哪儿扔?如果垃圾桶远,又没人注意,那就直接扔到了地上。所以负责学校附近区域的清洁工大多反映,学校附近地方的垃圾比其他地方的多。如果大家能把校内校外都看成我们生活的环境,做到不乱丢垃圾,那么,不仅我们的校园很美,街道也会更清洁。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其实只是举手之劳。
闯红灯真危险
下午5 时左右,正值放学和下班的高峰期,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显得十分拥挤。
这时,可以看到一些横过马路的学生根本不看指示灯,趁着来往车辆减少的空隙就闯过马路,其他同学也跟着走进路中央。车流多的时候,有的学生就停在路中间避车辆,险象环生。更有甚者,有的男生脚踩自行车,车后站着一“艺高胆大”的同学。如果几车同行的话,大家还互相攀肩搭背,全不顾车来车往,十分危险。
当然,同学们不文明的行为除了以上这些外,还有其它一些,如抽烟、喝酒、打架等。
校园文明建设结硕果
我市一直重视学生的文明教育。据介绍,从2007 年我市4 所学校获得首批省“安全文明校园”称号以来,到目前共有17 所学校获得了“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市一小是第三批获得省“安全文明校园”称号的学校。据该校介绍,为了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该校狠抓文明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如上下楼道“轻声慢步,文明谦让”,规定每个年级学生上下楼梯的路线,学校所有楼梯都用防滑油漆以黄绿色块左右划分,课间活动开展“四不”教育(不追、不跑、不打、不闹),开展课间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和打架斗殴等行为。每层楼梯安排一位老师站岗,对学生课间纪律情况、卫生情况及时检查,让每个学生做“文明课间好学生”。学校还结合实际,制定了《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以班级竞赛为促动,值周领导、值日师生、校园小巡警对学生早晨上学、课间纪律、上下楼梯、交际礼仪等实行值日管理、评价,逐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张老师从教多年。他说,加强学生文明教育非常重要,学校里的不文明现象包括行为不文明、语言不文明和环境不文明,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除了要有相关措施外,更主要的是要保证其实施。如,现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少,食堂、宿舍、教室都有 “文明规范”,但有些学生就不讲文明,这主要是执行不力。作为学生,要听从老师教导,认真遵照“文明规定”去做。现在班内有班委组织、团委组织、少先队组织。不少学校的社团建设非常活跃。如果社团能把校园文明建设自觉地渗透到自己的各种活动中,多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对树立校园文明新风将会起到示范作用。如果大家都讲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孤立。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做讲文明的、有道德的人。少年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花季年华。远大理想在这时孕育,高尚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习惯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带头遵守公民道德行为规范,自觉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为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记者 谢雨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