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点评
本报8 月27 日报道:半年来,本报接到多次农产品滞销的求助,荔枝、蜂蜜、火龙果等价贱伤农的现象已引起社会和相关部门的关注。记者调查得知,大多农产品滞销是因为个体经营不善造成的,专家建议农户在种养时要适应市场,并不断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
点评:
种养要围着市场转,其实,老百姓都懂这个理。但是,市场变化太快,现阶段又缺乏便捷获取市场信息的畅通渠道,农民也只能凭经验、靠天吃饭。所以,农户需要转变观念,通过农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形式抱团发展,摊薄市场风险,或者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改变农业经营“散、小、粗”的现状。
本报8 月28 日消息:为规范我市建设领域工人工资支付行为,市政府近日出台《河源市建设领域工人工资支付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一次性将一定额度的工资保证金存入专用账户,当发生欠薪时用于支付工人工资。
点评:
治理欠薪,事先预防显然优于事后追讨。
本报8 月29 日消息:东源县特殊学校老师缪丽平等20 人入选“河源最美乡村教师”,目前已进入公示阶段。
点评:
他们中,有的为残疾儿童倾付了满腔的爱,有的在十分困苦的环境下坚守农村学校。他们是照进学子心底那一缕最温暖的阳光。但是,这些堪称圣洁的乡村教师,很多人却一直经历着艰苦、贫寒。我们在被这些“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之余,是否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本报8 月29 日消息:去年, “擦鞋救母”的骆伟科受到全国关注,爱心人士为其母亲捐助了善款,一个多月前小骆的母亲去世,善款还剩余9 万元。这笔善款存在了其小姨骆循环名下账户。如今,骆循环要与老公离婚,法院判定这笔善款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由小姨和姨丈各得一半。为了拿回这笔钱,骆循环已向市妇联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点评:
在法院判决前,骆循环也曾试图以各级媒体的报道,来证明账户上的钱为爱心善款,但法院一审裁定为“证据不足”。其实,按司法程序,要找证据并不难。据市法援处初步调查,骆伟科的小姨骆循环及其姨丈均是“低保户”,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及“巨额财产”来源,所以法院只需查明其夫妻的合法收入来源,同时可以从当年银行存入善款的时间以及社会各界捐给骆母治病的各项收入与支出情况,找到法律证据,从这些证据进行举证,就可为骆伟科的“爱心善款”遗留问题寻求一个解决途径。
栏目主持:蒋安春
上一篇: 网民发布新生防骗指南
下一篇:政府要树立城市价值观 市委中心组邀请教授作辅导报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