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之我见
还记得河源还在创建卫生城市的时候,我才刚到河源,人生地不熟,也跟着河源人民一起改善卫生状况,时过境迁,河源又成功地进阶到了“创文”阶段。我现在已成为河源的一份子,愈发感到创建美好家园的重要性。但是,创建活动也存在一阵风的现象。所以,与其心血来潮,一呼百应,不如加强宣传引导,自我约束,形成长期效应,让文明不再是今天来了明天走。
人们总是在追求文明与高素质,实际中,更会以素质高低给他人贴标签,而意识不到,发挥作用的不是宽泛的素质,而是自我约束。正是要达到城市化的自我约束,才有一个个的“创建”呼吁人们达到自我约束,为自己,为大家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创卫”创造了的是一个外在环境,而“创文”承接着“创卫”探求内心的和谐。
我们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周围有人时,举止合礼,周围无人时就难以自制。人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总是为自己考虑,难免向旁门左道多迈一步:随地扔一点垃圾,随口说一句粗话,几乎没人察觉。那么,既然人的惰性难以改变,自我约束的意识停滞不前,我们就需要一个疏导的突破口,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就是最好的疏导,我认为若能从人们的角度出发,宣传将可能取得更大成效。
高中政治课文说到,重视个体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像创建文明城市这类集体性很强的活动,不如从每个市民开始工作,重视。人也有其本性,假如事不关己,那么就高高挂起。我所说的更行之有效的宣传便是从个体开始。毕竟是自我约束,能从每一个个体的自觉自主性出发,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就比如简单的宣传标语,如果整日看到的都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六字横幅,几乎没人去重视,每个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总会有专门搞这方面的人去忙活的,根本不需要自己瞎操心,因为不操心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更注重,也更能被那些关乎切身利益的标语所吸引。好比,交警不会挂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挂出了“戴安全帽流汗,不戴安全帽流泪”的标语。毫不夸张地说,这句话巧妙地通过了两幅画面向每一个看到的人展示了尽可能多的个人应有的利弊权衡。人们自然倾向于去相信并践行这条建议。其发挥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地大于前一条。因此,标语能够切合个人就更切合实际,而不像是一句空话。
宣传不仅要切合每一个市民,其角度也应有所不同。应该告诉我们,创建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和未来是开朗的光明的,相当于学习的劳与逸,满怀向往又不失鞭策。
并非每个人都能透过大背景而知晓小细节。不可能去洞察政府要求的所有内涵去达到自我约束,完成素质形式上的提升。所以,我们需要方向或是榜样才能被感染,被带动。就拿最近传递正能量的巡警来说,他们的行动当然让人竖起大拇指,但是倘若没有众媒体的跟进报道,还能温暖这么多人,唤醒那么多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接受的大部分信息就来自于媒体,一则温馨的故事借助了媒体就成为一种潜在而又覆盖性的宣传。借助媒体褒扬或批评地向人们展示了不同的人事物,我们才有了方向。看到了榜样或典型,我们才能形成一种认识,进而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总而言之,高素质并不能划分一切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只要些许的自我约束。而宣传能促进人们的自我约束。借助现代的媒体,以现实化,具体化,个体化的手段宣传是我们急切需要的。目的就是将抽象的“创文”具化成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道路,人人能踏上此路感受文明。我们会因此有动力又不时展望,前进的同时不时憧憬。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努力下,河源将会有温暖人心的故事传递,接力。创建文明城市将会是众人拾柴所堆起的熊熊火焰。
河源中学
高二(1)班 杨中云
指导老师︰罗彩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