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市民的功臣
2012年6月起,河源市掀起了创文热潮。“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创文的中心,然而努力后得到的又是怎样的回报呢?
“三打两建”的成效越来越明显,创文“百日大会战”的成果十分丰硕,就连在一些平常的小事中也能体现。
在过去,乱扔垃圾、废弃物,乱倒污水,乱拉乱挂的不文明行为是市民最讨厌的。垃圾随处可见,草坪上、马路上、河涌里、广场上、路边上、低矮的房顶上,处处皆是。唯独那一两个孤独的垃圾桶里,垃圾是少之又少。难免市民们会排斥“垃圾大军”。
露天的垃圾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氨,硫化物等严重污染了大气。别以为只有陆地上的生物会受到侵害,就连水里的鱼儿也不好过。地上的垃圾和污染物随着雨水被冲落到河涌里,加上原本就被人们“遗弃”在河中的垃圾以及乱排放的污水,造成了水体污染,部分江河的水面长满了水浮莲,鱼儿又怎能忍受呢?
创文前虽有处理过垃圾,但是垃圾层出不穷,埋不胜埋,烧不胜烧。人们又没有实行“3R”政策,又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再怎么厉害的领导恐怕也无法整治吧。
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做到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就必须从源头做起——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经过河源领导的努力和市民们的配合,河源的环境确实发生了大改善。走进任何一个地方,看到的不再是无处不见的垃圾,而是乖乖地躺在垃圾桶怀抱里的婴儿。
市领导曾经提出要狠下功夫,切实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为民办实事、好事的民心工程,真正让市民在创建中得到实惠,提升城市满意度和幸福感。
是啊!河源市民多希望会有好的生活条件和有一个值得自豪的故乡啊!既然我们已经走上了向往幸福的道路,就让我们坚持下去吧!
指导教师 钟秋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