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
文明,一个熟悉的词语。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明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文明是什么?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文明是路上相遇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和睦,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声亲切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关于伟大的领袖列宁的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已走了一半。那女工见是列宁,先是一惊,然后赶忙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却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就任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霍克与一位老人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请他宽容我的不逊。”
听了两位名人的故事,你是否佩服他们?千万不要以为文明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文明从小事做起,文明一小步,向前一大步。讲究礼仪,会给别人一个美好的印象。大的不说,就说过马路这种小事,只要亮起红灯,即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一定不会过马路。因为这是他们觉得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意识到文明的重要性了吧。文明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素质,是一种道德。
可是,我们的城市却不断有人越来越不讲文明。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用粗口骂人、插队……种种现象都有。而我们学生,就更不应该不讲文明礼仪。在此,我向全体同学提出倡议:
1、 不要在校园里抽烟、酗酒、打架、聚众赌博;
2、 不要在教室等学习场所喧哗吵闹,影响他人学习;
3、 不要在休息时间吵闹,影响他人休息;
4、 不要给老师、同学起外号;
5、 不要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
6、 不要破坏校园内的公共设备;
7、 不要在教室、图书和桌椅、墙上乱涂乱画;
8、 不要随意插队。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一颗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指导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让我们把文明之花播撒到生活中吧!
上一篇:创建文明城市
下一篇:我与创建文明城市同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